近日,容桂華口社區民藝圩舉行,活動將鄉土民藝首次帶進華口社區,搭建起融合傳統文化及創意表達的展現平臺。
活動當天,來自順德各區的包括竹編、木刻小龍舟、灰塑、瓷畫、三角插折紙等19組手藝人以精湛技藝展現傳統手藝的獨特魅力。
來自華口社區的木藝手藝人梁照光,將工作坊的多件木藝作品帶到了活動現場。從古樹雕刻和木制茶桌,到備受好評的手工木砧板,他以木為媒,全方位展示了手藝人的技藝與匠心。
旁邊的種植技藝攤位則由手藝人冼錫祥負責。他多年參與華口社區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傳承基地的建設,不僅親力親為,還帶領青少年體驗農耕文化。這次,他特意帶來了農耕園中收獲的瓜果蔬菜,受到現場市民的熱烈歡迎。另一位手藝人黃美芳,則通過鉤針編織技藝,展現了新生代手藝人對傳統技藝的創新追求。
在手工互動體驗區,手藝人們不僅現場演繹創作過程,還指導參與者實踐。觀眾既能零距離感受手藝制作的細節與韻味,又能親自動手嘗試,領略傳統工藝的獨到之處。每位參與者還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中,珍藏這份融合文化與記憶的獨特體驗。
現場還設置了“愛心針織”專區,吸引了社區居民、家長和孩子們踴躍參與。在編織手藝人的指導下,大家體驗針織的樂趣,并共同為社區的老人編織衣物,傳遞溫暖與關愛。
民藝圩當中,隨處可見來自華口小學的親子志愿者,同學們戴上“民藝傳播大使”的綢帶,化身小小推廣者,在每個攤位前熱情推薦,為四方賓客介紹本土民藝。而華口社區的志愿者們也走進每個攤位當中,以專業的志愿服務,為每位手藝人提供貼心的協助,也保障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民藝圩現場還設置了來自華口社區的便民攤位,通過趣味小游戲吸引市民積極參與。緊鄰其旁的是由華口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推出的“豐衣粥食”攤位,為市民送上熱騰騰的暖心熱粥,讓大家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感受到濃濃的溫情。
編輯:李素芳
通訊員:趙俊浩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