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綜合消息 從理論上說,良好的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佳狀態。良好的治理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過程,是政府和公民對社會政治事務的協同治理,既要求好的政府治理,也要求好的社會治理。而透明、問責、參與、回應等是良好的治理應該包括的主要特征。
運用治理理論,從公共預算的透明化、問責、公眾參與和回應等四個方面,對中國公共預算治理改革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系統探討,對于客觀地認識中國預算改革、推進中國預算治理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預算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
中國的公共預算改革在透明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從公共預算制定和執行過程來看,中國2014年8月31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初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體系。
從公共預算信息的公開情況來看,中國的預算信息由早期的“保密”文件逐漸向建立公開透明的預算體制過渡。從公共預算包含的內容上來看,2011年起,預算外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成為中國預算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目前,已有十余個省份的基層政府以不同形式開展了參與式預算改革。隨著試點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國參與式預算改革不論是在試點層級和范圍上,還是在公眾的參與程度上都呈現了不斷深化擴展的趨勢。從參與式預算試點的層次來看,盡管目前公共預算治理中公眾參與仍集中在基層政府,但層級出現了不斷上移的趨勢,參與試點的基層政府由以往的街道、鄉鎮一級預算提升到近年來的縣市本級預算。從參與式預算試點的內容范圍來看,供公眾參與的預算項目不斷增加,一些改革試點地區將全部年度預算作為參與式預算的內容。
公共參與途徑增多
隨著公共預算日益公開透明,公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日益增大,社會公眾對公共預算也比以往更為關切,政府部門如何對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和建議予以及時適當的回應,是當前中國預算治理改革面臨的一項新的挑戰。
中國預算治理領域,政府對社會公眾訴求的回應,除了傳統的熱線電話、媒體、新聞發言人、記者招待會等途徑外,通過互聯網這一信息交流平臺,對民眾預算關切進行政府回應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預算公開透明和公共參與途徑機制的不斷提升,為公共預算回應提供了平臺,也帶來更多的挑戰。同時,預算回應的不斷完善也反過來有力地促進預算公開透明、強化政府問責、推動公眾參與預算過程。
強化公共預算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議
一個良好的公共預算治理,要透明、可信、可問責,而且還要有公眾廣泛的、深度的、實質性的參與預算的整個過程,以及對公眾公共預算關切進行主動、及時、全面的回應。現階段,我國的公共預算治理改革正穩步推進,下一步應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公共預算治理改革的法律體系,加快推進公共預算透明的制度化建設,明確預算公開的時間、預算公開的內容以及預算審議程序等。
應逐步構建公共預算治理的多元問責體系,進一步拓寬公眾預算參與的渠道與方式。健全并完善及時有效的公共預算回應機制,一是在傳統官方媒體、新聞發言人、記者招待會等傳統預算回應渠道基礎上,積極探索微博、微信等新興網絡預算回應新媒介。二是加強預算回應領導干部問責,將預算回應納入相關部門績效考核,增強預算回應的主動性。三是探索建立預算回應解讀和宣傳機制,提高預算回應有效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