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如何花才更有效更到位,讓群眾能夠更獲益?1月23日,2022年度順德參與式預算項目面談會在順德區博物館舉行。現場由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專家代表、行業代表、公眾代表組成的評審代表對“順德區水環境質量保障項目”、“四小園建設獎補資金”兩個項目進行現場評議,并積極獻言獻策。
參與式面談會由順德區財政局主辦、順德城市網承辦。早在2012年,順德在全省率先試水開展參與式預算工作,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一項創新,讓公眾參與到政府預算的編制、監督和執行。今年順德參與式預算工作將迎來第十年。2022年度順德參與式預算項目網絡評議選取了20個民生項目,預算總額為3.47億元,參與式面談會則選取了社會公眾關注比較高的項目進行面談,包括水環境質量保障和四小園建設獎補資金兩個項目。
“希望專家能夠與預算單位之間深入交流,提出意見和建議,讓預算資金用得更好、用得更有效果。”順德區財政局監督與績效科副科長孫寶成表示。
■聚焦現場
項目一:水環境質量保障項目
項目情況:
水環境質量保障項目由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申報,預算金額高達近1660萬元,主要是用于保障全區水環境質量。現場,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潘漢鋒從項目申報背景、預算明細、項目可行性、項目實施和預期效果等進行詳細介紹。
按照“十四五”順德區治水工作目標,順德要全力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市考斷面水質逐年改善,2023年年底劣Ⅴ類下降至15%,2025年年底消除劣Ⅴ類水體,爭取達到水質目標要求(市考斷面劣Ⅴ類水體年度控制比例);全面整治黑臭水體,2021年鞏固城鄉黑臭水體整治成效,2023年年底消除70%農村黑臭水體,2025年年底消除農村黑臭水體,鼓勵提前完成任務。
項目主要包括九大子項目,其中包括河涌水質監測和分析、部分流域水環境自動監測服務、重點水域環境問題巡查、大達標市控斷面河涌水質高光譜監測項目。
“對河涌水質開展跟蹤檢測和分析,為全面改善全區水環境質量提供數據支撐。”潘漢峰介紹,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計劃監測城鄉黑臭水體監測點67個,納入排查整治清單的農村黑臭水體共152條,萬里碧道內河涌和湖泊監測點位4個。
代表建議:監測數據要用活用到位
現場專家對項目的必要性均表示認可。“水環境的監測猶如對人體檢一樣,檢查出了什么問題才能對癥下藥。”順德環境保護及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周健聰表示,在預算收緊的情況下,新一年政府要對項目的考核目標、方式和成果盡量優化。同時在通過監測項目將污染源摸清楚后,將水治理好才是最終目的。
佛山市寶麗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程師謝巍表示監測的水質數據要通過周報或者月報、年報的形式有針對性公布,讓大家知道水質情況,并對其他行業有所指導。副教授、順德區農業農村“十四五”規劃編制主持人黃釗文表示要對污染物現狀開展針對性監測,讓資金使用效率更高,同時讓治理效率更高。同時他建議斷面治理與考核要和民生保障并重,讓市民對內河涌環境治理有更加切實的感受。
中電建設計院副院長童偉建議政府在治水要堅持在綜合治理過程中,著手以“繡花針”來推動治水,在有限的資金下達到最好效果,做到目標可達。他建議政府可劃分一部分資金,將過去發現的問題先解決好;對于監測發現的新增問題要結合過去的基礎有所預判,對水域的敏感帶、重點區域要有針對性預判,采取針對性的測量指標。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用水高峰期、用水低谷、節假日等不同時間段進行動態調整監測指標,并根據不同的水段優化指標,哪些指標要加大頻次監測,要有針對性地局部調整。
順德區政協常委、區生態環境保護及產業協會會長佘永亮認為,治水是一項綜合治理工程,是城市生態重新構建的過程,建議政府首先要對全流域的排污口進行全面排查,同時根據地理位置和河涌情況制定治理路線,并通過智慧水務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治水不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的事情,政府應該要發動社會組織、媒體、公眾等社會組成單元治水,撬動社會智慧解決污水治理。
項目二:“四小園”建設獎補資金項目
項目情況:
順德區農業農村局鄉村建設科科長李堅林介紹,針對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容易死灰復燃、環境整治資金來源單一等問題,順德區將“四小園”(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公園)建設作為切入點,通過拆、建、管多措并舉,盤活土地。2022年預計建設2000個四小園,投入約1000萬元,預計于2022年10月底之前完成支付。根據2021年四小園撥付測算,平均一個“四小園”獎補資金為5300元,按建設2000個“四小園”任務目標,實際所需金額約1060萬元,對于申請不足部分將在2023年解決。李堅林還分享了“勒流街道黃連社區”“樂從鎮大墩村”“陳村鎮紺現村”等優秀案例,全面具體介紹項目實施方案和預期效果。
代表建議:
提前制定規劃,建設要融入本土特色
規劃在前,在實施方案之前必須要事先明確標準是什么、怎么建,區人大代表、廣東祥和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廣輝和區政協委員、廣東順博創意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思慧建議部門提前制定規劃。張廣輝表示,要通過實地考察等深入了解現場情況,規劃并列好具體方案和成效清單,讓群眾看到詳細的建設計劃和成效。對于具體的資金預算投入,大良街道紅崗社區黨委委員陳兆杰建議適當減少四小園數量,從規劃、設計選取有特色的四小園項目建設,給予一定財政補貼。
在“四小園”建設后驗收標準方面,副教授、順德區農業農村局“十四五”規劃編制主持人黃釗文指出,要進一步完善獎補辦法和驗收體系。建議從投入、產出兩個方面建設評價機制,對前期投入的資金和后期產出的效果進行績效評估,再根據實效分配獎勵資金。公眾代表陳桂嫦則提到加強細節驗收。比如關注河邊石柱是否牢固,對有問題的地方一個個進行加固整治等。
同樣的,“四小園”建設中,代表們建議需要融入更多文化元素、黨建元素和本土特色元素等。佛山市順德區室內設計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第三事業部藝術總監張志明提到,“四小園”建設一定要跟當地的群眾生活融入到一起,要有鄉土味、人情味。區人大代表、容桂龍涌口黨委書記鄭丹妍建議對順德以水美城、以水興城清岸行動騰出來的空間,將節水教育、公民道德素養教育、墻繪教育等結合一起。均安鎮天連村黨委委員歐陽宇濤也表示,2022年,將會加大村里特色元素的小公園建設,并結合清岸行動做綠道公園、河岸公園。
建立長效機制,關注后期養護問題
關于四小園建設項目費用問題,區黨代表、大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璐提出,基層的后續管養費用持續投入比較大,希望區、鎮街對村居進行培訓指導,指導各區、村居在開展建設的時候如何根據實際用最小的成本去建更美的花園。
副教授、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副院長張成提到,“四小園”建設后期維護成本高,后期長效機制需要規劃好。建議通過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發動企業,尤其是村居企業參與投資捐贈建設“四小園”。大良街道紅崗社區黨委委員陳兆杰也希望更多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廣東省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理事兼秘書長熊冬平、均安鎮天連村黨委委員歐陽宇濤等也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更多關注“四小園”建設的管養成本和管養標準化問題。副教授、區農業農村“十四五”規劃編制主持人黃釗文還表示,可以打造精品路線,通過項目反哺,提升農民收入,彌補管養資金不足的問題。
加強推廣宣傳,強化村民榮譽感
“四小園”建設不僅僅是部門的事情,更是社會各界共建共治共享的項目,因此,其推廣宣傳極其必要。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周彝馨廣府古建筑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主持人周彝馨表示,可以把“四小園”作為科普教育的一部分,納入到學校和家庭教育。對做得好的“四小園”,也可以作為示范點進行推廣。
此外,要提高村民參與的主動性,需要增強村民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廣東順建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鄉村振興咨詢研究中心主任龍梅建議促進共同締造,讓村民在參與到鄉村的人居環境提升過程中,提升參與感和榮譽感。佛山市嶺南鄉村研究院副院長陳碧云則認為,目前大部分四小園的建設是老一輩,或者從事農業的村民在參與,今年可以發動更多青年參與,這也是加強他們家鄉情感的延續。
針對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建議,順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一一作出回應。順德區農業農村局表示,接下來將整體謀劃,全面綜合考慮預算資金投入,加強人員管理等的培訓及后期管養維護和巡查驗收,并創造更多機會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打造出更多有特色的“四小園”,建設更美的家園。
編輯:陳琴琴、劉盈、招麗梁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