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亦可博
前天上午,龍江文化廣場舉行愛心和鄉情十足的新春文化系列活動,包括祝賀龍江仁園蔡伯勵《真步堂天文歷算》入選省“非遺”進行授牌、“悠悠龍江情”征文頒獎、區鎮書法名家即席揮毫慈善春聯等。
“真步堂天文歷算”因入選2013年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備受關注。
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清廷同意民間翻刻歷書后,廣東堪輿學家紛紛樹幟出版以己名或堂號為標志的實用型通書。光緒十七年(1891),畢業于學海堂的蔡最白,在廣州高第街開辦“蔡真步堂日館”,出版《七政經緯歷書》,并制成“渾天儀”,最終成為廣東通書擇日名家。之后,蔡最白長子廉仿、孫勸昂、勸昭繼承祖業。1944年,第三代傳人蔡伯勵掌航真步堂,增加計算準確率,推動通書精細化,并重新編訂琢文堂通書。1952年,蔡伯勵移館香港繼續營業。至今歷一百多年,現在海外特別東南亞、港澳華人地區,蔡真步堂通書每年發行量一百萬本以上。
活動的首項內容是進行授牌,92歲高齡的真步堂第三代傳人蔡伯勵老先生上臺從上級領導接過牌匾后,心情激動,感慨良多,感謝政府以及社會對蔡真步堂多年來編制歷法通書的認可。
第二項活動是對“悠悠龍江情”征文頒獎。從8月份起,由龍江商會發起,向在龍江工作和生活的文化人,征集熱愛龍江、謳歌龍江的“悠悠龍江情”征文活動。從170多份征文作品中,經有關文學專家評審出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分學生組和成人組進行頒獎。我以2013年6月7日發表于順德城市網的博文“蔡任平先輩一首《龍江觀音閣》七律詩的欣賞”參賽,有幸獲得三等獎。志在參與,年青人是應當獲一二等獎的。
第三項活動是順德區書法協會主席李良暉、龍江鎮書畫協會會長馮順球等二十多位區鎮書法名家,向龍江困難戶代表贈送愛心揮春,并現場揮毫。由書法名家創作的慈善義賣春聯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認購,現場的春聯義賣款和募捐款將用于為困難家庭購買生活物資。
悠悠龍江情的新春文化活動,體現了深厚的傳統文化以及濃郁溫馨的慈善鄉情,蘊含著社區廣場眾人參與的豐富內涵。
■作者博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