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甘竹灘,被稱為“老虎灘”、“吃人灘”,
50年前的橫琴中心溝,還是一片淤泥海灘;
50年后的甘竹灘,如今有著青山綠水花開正艷的美景,成為文旅佳地,
50年后的橫琴中心溝已是繁華都市。
這都得益于一萬多名順德熱血青年,于1970年的冬天,響應號召,分別興建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圍墾了中心溝。
2020年12月28日,在甘竹灘廣場上,一批曾為這兩場大型水利工程戰付出青春的老戰士,相聚甘竹灘,滿臉自豪!
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和中心溝圍墾五十周年紀念暨龍江歷史文化系列展館揭幕儀式成功舉行。
當日,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和中心溝圍墾五十周年紀念暨龍江歷史文化系列展館揭幕儀式成功舉行。
廣州市原市長、原順德中心溝圍墾工程總指揮黎子流,佛山市政協原副主席、原甘竹灘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歐陽洪,原順德市副市長、曾任順德中心溝圍墾工程總指揮廖榮初,順德區委常委梁偉沛,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教邦,龍江鎮黨委書記 甘志宇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老領導、老戰士等合影留念。
至此,甘竹灘旁六大展館,包括甘竹洪潮發電站歷史展示館、中共龍江鎮委黨校、順德中心溝圍墾歷史展示館、桑園圍與龍江水利歷史展示館、龍江歷史文化展覽館、龍江甘竹藝術展覽館,加上一個甘竹灘廣場,全部建成。
其中,新落成的桑園圍與龍江水利歷史展示館、龍江歷史文化展覽館、龍江甘竹藝術展覽館創下多個“第一”,其中龍江歷史文化展覽館展覽面積900平方米,是順德地區第一個鎮街歷史展館,該館濃縮了一千年來龍江的發展變化和今后發展方向。桑園圍和龍江水利歷史展覽館,是佛山地區第一個以桑園圍為主題的歷史展覽館,圖文并茂地講述了筑建桑園圍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進程,以及泛桑園圍衍生的農商經濟和民俗文化的發展。而龍江甘竹藝術展覽館是順德地區第一個鎮街數字云藝術展館,內設多媒體互動觸控投影、數字屏幕等,滿足書畫攝影、歷史文化、教育科普等方面的展示。
領導嘉賓參觀各展館。
據悉,自2018年以來,龍江鎮對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周邊逐步開展活化工作,如今,該園區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成為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廣州市原市長、原順德中心溝圍墾工程總指揮黎子流和佛山市政協原副主席、原甘竹灘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歐陽洪都上臺發言,他們表示甘竹灘精神和中心溝圍墾精神是順德人精神體現,都展示出戰天斗地、敢為人先、艱苦奮斗、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等精神內涵,在甘竹灘洪潮發電站旁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對傳承和弘揚順德精神意義重大。
順德區委常委、區村改辦主任梁偉沛也表示,順德大力推動村改頭號工程,踐行新發展理念,正是傳承了敢想、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順德改革精神。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順德精神,對做好村改“下半篇”文章,落實十四五規劃,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希望通過繼續挖掘、發揚精神原動力,為創造順德新輝煌提供內在支撐。
接下來,龍江鎮將繼續改造提升園區環境,把園區建設成紅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館之城有機融合的西江明珠。(鄒建華、李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