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10周年,居民笑開顏。
3月27日,龍江鎮文華社區迎來了10歲生日。
龍江鎮領導、社區負責人、企業、居民代表歡樂相聚,一起為共同的家過生日。
大家一起為共同的家園慶生。
住在文華花園已21年的馮淑芳說,她是看著文華社區長大的,感覺10年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她知道文華社區是無資產辦的社區,靠的是“共建共享”。
“我們的水池等設施壞了,社區就組織大家一起出力維修”;
“加裝電梯過程中,社區也在鎮指導下,逐家逐戶跟我們溝通”;
“半夜遇到問題時,社區工作人員都過來跟進,真的是為我們24小時服務,我們都很滿意,也很感動”
……
馮淑芳對社區服務的點滴,正是文華社區用心用情服務居民10年的縮影。
也正是這樣溫暖的家園,讓龍江鎮副鎮長吳俊也表示,感覺這個“生日會”很溫暖,外面下著雨,大家在一個屋檐下,回顧這個共同的家走過的10年。
無論是臺上分享發言還是臺下參與活動都喜笑顏開,文華社區的居民幸福感滿滿。
那這10年來,文華社區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文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龍加燊如數家珍。
龍加燊說,文華社區用十年演繹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完成了“城市社區治理”的華麗蝶變,先后榮獲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廣東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46個榮譽。
2013年,文華社區初成立時管轄范圍是0.4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萬多,近600戶,其中戶籍人口1638人。
如今,文華社區管轄面積增至2.27平方公里,有23個住宅小區,5個商業廣場,1個專業市場和1個農場,常住人口近8萬人,超2.5萬戶,其中戶籍人口13182人,新市民6.52萬,十年凈增超7萬居住人口,人口增長近8倍。
作為新市民占比達86%的社區,文華社區注重“新市民融合服務”,培育和成立港澳同鄉會等社區自組織、開展各種便民活動和議事協商會議等等,還結合“六員聯動”機制,調動黨員、商企、物管業委等多方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龍江文華社區凝心聚力。
文華社區還打造從15分鐘黨群生活圈到10分鐘黨群生活圈,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原點”,以點帶面推進了如康橋、假日等8個黨群服務站建設,開拓碧桂園豪庭黨建長廊、保利家園黨建宣傳長廊等15個黨群共融陣地。搭建共享·志愿者V站、24小時紅色驛站等10個社區居民公益共享互助平臺,切實把黨群服務觸角延伸輻射到群眾身邊。
龍加燊表示,接下來,文華社區將用好黨群服務站的服務陣地,以“把握群眾需求、提高服務意識、增強辦理能力”為理念,打造合適的黨建品牌服務融入小區治理、居民生活,開創“社區+慈善”可持續治理模式,增強社區“造血”功能,營收反哺社區治理。
企業、居民紛紛為社區出力。
文華社區也將通過“四個一”方式:上級政府支持一點,社區支持一點,業委籌集一點,業主支持一點,將籌集的資金形成社區公益基金池,并用于幫扶社區弱勢群體、社區營造、推動居民自治、關愛退役軍人特殊群體等方面,由政府“輸血”扶持轉變為公益自我“造血”,推動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龍江鎮副鎮長吳俊也寄語文華社區在織密基層治理的強基礎上,從“治理”邁向“智理”,探索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基層社區治理新路徑,努力成為龍江鎮基層治理的排頭兵。
編輯:鄒建華
通訊員:馮家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