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集不知道,原來平時沙富村一共有9棵龍眼樹,并且對于我們村有這么重要的歷史意義,見證著沙富村的興旺。”“這些都是書本上沒有的故事啊。”“原來那個不起眼的沙井蓋就是”街心井“。只是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這井養著整個村小組的人,很重要,還以為是村頭財神廟那個水井是呢。”據了解,一直以來沙富村聯動樂善社工開展了一系列文化保育活動,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沙富的“耕讀文化”,成功組建了一支超過20人的文化保育隊伍。
沙富村“耕讀 ”文化源遠流長,有著“龍山第一村 ”的美稱。 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整個村圍繞“ 山泉水 ”而建。村內設立了農耕博物館、岳秀書院等文化陣地,并擁有順德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稱號。
文化保育隊伍通過“社區調研”、“圓桌會議”、“社區外展宣傳”等不同的活動形式,在沙富村內圍繞耕讀導賞路線進行“沙富好故事”的收集。歷經5個月的時間,共收集完善了15個不同的故事。故事涵蓋沙富村人、文、地、景等不同的范疇。
“一天24小時,我們如何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了解到每個地方的故事呢?”在活動推進過程中,隊員們紛紛集思廣益,“在每個故事的地點設置一個故事牌”“可以通過掃二維碼聽到故事”“故事的語音應該是粵語的”“除了語音,也應該有文字的描述”。
最終,沙富村內設立了15個有聲二維碼,目前已經超過200人掃碼收聽沙富耕讀有聲故事。文化保育隊的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系列活動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沙富的耕讀文化,并且為更好地發揚和傳承沙富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耕讀文化保育隊將繼續發揮自身作用,為更多的人提供優質導賞服務,傳承和發揚沙富文化。
編輯:張玥
來源:和善龍江微信公眾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