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綜合消息 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今年1月恢復中國國籍的6名順德均安鎮“自梳女”來到順德長鹿農莊游玩,慶祝節日。她們說,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她們真正感覺到了“有家”的幸福,這個節日她們要好好慶祝。
長鹿農莊是一個以嶺南歷史文化、水鄉風情、農家生活情趣為特色的景區,當天結伴而來的老人們感言,這里就像她們小時候的家鄉一樣,備感親切。
據了解,與這6名順德均安“自梳女”同在今年1月恢復國籍的共有14人,她們都是終身未嫁,為了幫補家用,在上世紀20、30年代漂洋過海前往南洋打工的,并取得當地國籍,直到1992年前后才陸續回國。
近年來,這些老人的簽證陸續過期,她們提出了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并希望能夠在故鄉安度晚年。為了幫助這些孤獨的老人圓回家的夢,廣東省公安廳多方協調,去年12月公安部正式批準歐陽瓊等14位老人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今年1月21日,這14名中國最后一批“自梳女”拿到國籍證書及戶口本,在漂泊半個多世紀后終于落葉歸根。
據91歲的“自梳女”黃齊歡介紹,拿到了國籍和戶口本,她們就可以享受到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障,這讓她們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黃齊歡說,在背井離鄉辛苦了一輩子,終老之時可以回到祖國,而祖國也熱情接納了她,讓她真正體會到了祖國的溫暖。
據了解,黃齊歡這樣的“自梳女”是珠三角地區獨有的一個特殊群體,在當地有300多年的歷史。她們自愿不嫁,自行將頭發盤起,當地人一般稱她們為姑太或姑婆,在南洋當“住家工”(傭人)的“自梳女”也被稱為媽姐。
據調查,“自梳女”到南洋打工大多數會選擇新加坡,是因為清末民初該國對勞動力的需求大、移民政策寬松,另外,該地的氣候、飲食、文化與珠三角相近。據資料顯示,在1886年至1934年間赴新加坡的“自梳女”,僅順德均安沙頭村就有500多人。
這些來自珠三角的“媽姐”能以廣東話注音說出相當準確的英語,還能做出像樣的西餐,她們敬業樂業的精神受到雇主的喜愛。這正如當今的菲律賓女傭,因敬業樂業而擁有良好的口碑。
“自梳女”在為打工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撐起故鄉家庭幾代人的生活。“童年往海外,辛勤享三代;晚年返故里,蠶絲吐已盡”。這首小詩就是在南洋打工的“自梳女”勤勞一生的寫照。如今,她們能在故鄉豐衣足食,安享晚年,不正是中國富強的最真實的寫照嗎。
(編輯:萬萬)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