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村BA”這個詞爆火,成了順德籃球與黔東南友誼交流的新標簽。
8月12日,城網君也是第一時間聯系到均安女籃總教練何信夫和教練歐陽紅粉,分享他們在貴州臺江縣“村BA”三天的感受體會。
何信夫教練。
群眾熱情高漲,山坡坐滿了球迷
“臺江縣的籃球場是建在半山坡的,9號晚上,整個山坡坐滿了觀眾,臺江群眾的熱情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何信夫回憶道,到達貴州臺江縣的首日,均安女籃就對陣上了臺江縣機關聯隊,這一打就是三個小時,臺江人拼搏,進取的精神,以及對籃球的熱愛都給何信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場座無虛席,觀眾熱情高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更好地提升臺江群眾的籃球技能,8月8日,均安女籃走進臺江縣民族中學,展開友誼交流賽,通過比賽為同學們演示籃球技巧。而重頭戲的8月9日當晚,在臺江縣盤鄉網紅籃球場上,均安女籃與臺江姊妹女籃、順德籃協男籃與臺江當地球隊展開對決。均安女籃99比66贏得比賽,佛黔友誼交流賽在主持人佛黔友誼“長長久久”和“六六大順”中拉下帷幕。
均安女籃隊員也參與互動,贏取了獎品。
“專業籃球是籃球寶塔的塔尖,群眾籃球則是寶塔的根基?!焙涡欧蚍窒淼?,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在比賽中場休息設置的群眾互動環節,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報名上前嘗試投籃,投中一個2分球就抱走一個大西瓜,投中兩個2分球則有一只本地大鵝獎勵,群眾紛紛上前“挑戰”,有的抱走了獎品有的則沒有,但現場氣氛都是十分熱烈,真正做到了讓籃球從群眾中來,回到群眾中去。
1977年,第一代隊員合影。(資料圖)
這讓何信夫不由想起當年創建均安女籃的初衷,從最開始的“四無球隊”,無場地、無資金、無專業、無對手,到如今奪得國家級冠軍近40次,均安女籃始終堅持“農民籃球”,打“大眾喜愛的籃球”,在他的堅持下,均安女籃這支“南國金鳳凰”振翅翱翔,散落閃耀的光芒。
滿墻的榮譽獎杯。
臺江之行,給何信夫留下的不只有當地群眾對籃球熱情的震撼,也有對順德籃球發展的思考。何信夫認為,順德籃球的發展一定是要多方合力,政府搭臺,各方“唱戲”,共同營造良好的籃球氛圍。同時,順德籃球要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籃球被更多的群眾所了解、熟知,然后參與進來,讓籃球不再是一項束之高閣的運動,而更是一項群眾的運動,與全民健身的浪潮結合起來,走向繁榮、昌盛。
均安女籃固定的訓練場館。
佛黔交流,始于籃球,卻不止于籃球
“當時就想著能否以一場籃球,溝通兩地,在各方對接后,我們最終確定組織均安女籃前往貴州臺江縣開展友誼賽。”歐陽紅粉回憶道,曾任均安鎮黨委書記的陳宇瑩一直心系均安籃球,而這次佛黔交流,均安籃球回應了這份熾熱的感情。
均安女籃與當地苗族同胞合影。
始于籃球,卻又不止于籃球。盡管均安女籃在臺江縣的“村BA”之行暫告一段落,但佛黔交流的步伐卻并沒有停止。均安本土企業佛山市順德區霸菱磁電有限公司向臺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捐贈5萬元用于臺江縣青少年籃球培訓,順德更是組織了一批優秀教師代表,奔赴黔東南進行支教行動。
霸菱磁電有限公司向臺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捐贈5萬元。
順德人有情懷。佛黔結對后,順德便積極開展行動,除了物資支持,順德規劃了對口幫扶政策,如義務支教等,順德始終牢記“共同富裕”的目標,以“先富幫帶后富”的精神以身作則,支援黔東南建設,相信兩地友誼一定能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均安女籃與當地苗族進行合影。
·延伸閱讀
活力順德,精彩“籃”不住|順德人的籃球熱,這個“丐幫”創造了一個符號
村BA之行|氛圍感拉滿!均安女籃與臺江姊妹女籃開展友誼交流賽
編輯:李俊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