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只見“白光”一閃,華安涌水面留下一圈波瀾,定睛一看,才發現那道“白光”居然是一條小魚,據均安以水興城辦執行副主任李毅斌介紹,這種小魚竟然是消失已久的“白條魚”。
水質檢測“小精靈”,如今重回華安涌
“白條魚對水質要求極其嚴格,水質較差的情況下是不能生存的。”談起這個記憶中的浪里“小白條”,李毅斌感觸頗深,曾經因為經濟發展和過度捕撈,白條魚一度在均安大大小小的河涌“消失”,但如今卻重新在華安涌出現。
白條魚樣貌。
據了解,白條魚是鯉科,屬小型初級淡水魚類,對水質要求較高,如果水體污染嚴重則無法生存,喜歡群聚棲息在池塘、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上層。作為水質檢測的“小精靈”,均安人對于“白條魚”有著極重的感情。
“以前這種白條魚隨處可見,無論是煎焗烹炒都別有一番風味。”家住華安涌附近的歐陽爺爺十分慶幸又看到這種“小精靈”的出現,盡管物質已經極大豐富,但他還是忘不了曾經和伙伴下河捕撈“白條魚”的經歷,在他們心中白條魚承載了時光的回憶。
如今經過治理的華安涌兩岸。
如果細究“白條魚”的回歸,就不得不提到“治水大會戰”。“我兒時記憶中,均安河水清澈、魚翔淺底,美不勝收。全身心投入到治水工作,就是希望改善河涌水質,讓河水恢復到以前美麗的模樣。”李毅斌如是說,去年以來,李毅斌帶領均安“治水鐵軍”開展均安美岸工作,改善提升河涌水質,努力改造提升親水近水空間,這一舉動不僅獲得了人民群眾的肯定,也獲得了“小白條”的肯定,曾闊別均安十余年的“小白條”又“游”回了華安涌。
親水、愛水,全民參與才能永葆山清水秀
“要做好治水工作,就必須讓愛水、護水理念深入民心,發動全社會理解、支持和參與才是長治久安的良策。”李毅斌表示,實際上,不僅白條魚,蟛蜞、“茜”草等各色水生動植物逐漸“重現江湖”,離不開水環境的治理,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
李毅斌與工作人員一起實地走訪河涌。
9月17日,“百舸爭流”看均安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首站在華安涌正式舉行,活動當天參與者更是以“游船”形式游覽華安涌,感受兩岸美景風光,不少參與者更是發出感慨,華安涌兩岸卻是大變樣了,治水效果顯著。
自2021年11起,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均安鎮對華安涌兩岸違建開展清拆,共計拆除涉水違建約30處,拆除面積超2000平方米,并同步啟動華安河一河兩岸工程建設項目。
首期工程投入約500萬對三華恒安橋至德安橋約1公里岸段進行提升改造,建設內容包括入口廣場提升、兩岸綠化提升、園路建設、燈飾亮化建設等,現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投資約4500萬,分段分類型推進河段改造提升,并將對上島水岸至德安橋段增加城市功能配套,以展示現代水鄉風貌,將對德安橋至上村大道段加入水鄉印象,以展現村居水鄉風貌,將對上村大道力沙水閘段開展清淤疏浚及駁岸修復,打造自然生態型岸線。目前,二期工程已進場施工。
讓群眾成為主人,美岸示范項目大家談。
更令人驚喜的是,均安治水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成為主人,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均安鎮首個美岸示范項目新華逕口大涌改造上,均安率先推出“美岸示范項目大家談”為主題的社區營造活動,讓當地群眾圍繞“怎么建、建什么、怎么做”等問題暢所欲言,龍舟訓練基地改造、沿岸欄桿、埠頭改造等多項建議均被采納,美岸示范項目從“單干”邁向“大家干”,群眾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們自己提出的建議我們肯定第一個擁護,以后誰敢破壞水環境我們首先不答應!”鶴峰社區居民李先生表示,看著鶴峰社區一天天變好的水質,他打心底高興,又拿出了久違的木槳,劃起了龍舟。
“百舸爭流看均安”活動,劃龍泛舟在華安河。
古有李文田治水,今有群策群力美岸。如今的均安正不斷兌現清岸“紅利”,加大水環境治理投入,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相信在“治水大會戰”穩步推進的均安,定能看見越來越多類似白條魚、蟛蜞等可愛“小精靈”回到我們身邊。
編輯:李俊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