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第一批佛山市粵劇特色學校掛牌儀式暨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粵劇院)作品傳唱計劃啟動活動,在均安順峰小學舉行。均安中心小學、順峰小學、富教小學、倉門小學、新華小學、天連小學正式掛牌“第一批佛山市粵劇特色學校”。
均安順峰小學等6所均安學校掛牌“第一批佛山市粵劇特色學校”。
佛山粵劇院院長李淑勤,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梁國澄,順德區慈善會秘書長舒志勇,均安鎮黨委委員劉璟瑜,以及各相關單位領導嘉賓出席掛牌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李淑勤還向均安6所學校贈送佛山粵劇教學資源大禮包。
向均安6所學校贈送佛山粵劇教學資源大禮包。
進入順峰小學校門,激情洋溢,氣勢磅礴的鑼鼓柜表演,招式有力、功底盡顯的佛山市第五屆少兒粵劇藝術節少兒粵劇折子戲金獎作品《三岔口》正在上演,更有新華小學學生帶來的“粵韻操”,精彩表演贏得在場嘉賓、師生滿堂喝彩。
佛山市第五屆少兒粵劇藝術節少兒粵劇折子戲金獎作品《三岔口》。
“均安本次掛牌的6所學校要繼續以‘發掘人才、培養興趣’為目的,做好校園粵劇、曲藝第二課堂,扎實開展校園粵劇藝術教育,發掘、培養粵劇、曲藝人才苗子,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劉璟瑜強調,6所粵劇特色學校要勇擔責任,為構建曲藝文旅商共同體貢獻智慧與力量,持續不斷地擦亮均安粵劇曲藝品牌。
作為首個“廣東省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均安一直是推動粵劇曲藝傳承發展的探路先鋒,通過推動“粵劇曲藝進校園”,建設 “一個中心、多點開花”的粵劇曲藝社團學習陣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藝術教育道路。本次有6所學校(占比均安公辦小學75%)成功掛牌為佛山市首批粵劇特色學校,正是均安推行“粵劇進校園”又一新成果體現。
佛山粵劇院演員們帶來精彩表演。
活動當天,佛山粵劇院還為嘉賓和師生帶來了豐富的粵劇節目《天女散花》《小商河》《猴王借扇》《武大郎賣燒餅》,演員們用精彩的表演為現場帶來一場粵劇盛宴。
編輯:李俊杰
來源:山水均安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