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瀝瀝,琴弦鼓樂齊鳴……9月14日下午,均安沙頭社區曲藝一條街熱鬧起來,在多個曲藝社里,粵劇愛好者或撫琴弄弦,或引吭高歌,燦爛的笑容洋溢在臉上,這一天他們將見到他們心目中的曲藝“明星”。
零距離見面,均安曲藝愛好者追星成功
當天,順德曲藝零距離和粵港澳大灣區曲藝名家面對面活動啟動,中國曲協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梁玉嶸,中國曲協第八屆副主席、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種玉杰帶領一批曲藝工作者和曲藝愛好者來到“中國曲藝之鄉”——均安,與均安本地的民間曲藝愛好者開展面對面的曲藝交流,零距離體驗順德曲藝藝術、傳統文化。
均安曲藝愛好者與曲藝名家“同框”。
均安,是全國最早被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的鎮街之一,還是羅家樹、羅家寶、羅家英、李海泉、廖俠懷等眾多粵劇曲藝名家的故鄉,素有“均安曲藝無淡季,萬家燈火萬家弦”之美譽。
均安曲藝一條街,豐富的粵曲表演。
當天,梁玉嶸、種玉杰一行重點體驗了均安沙頭社區的曲藝文化。剛走進沙頭社區曲藝一條街,鏗鏘有力、清晰悅耳的粵曲聲便在空中悠揚開來。這里是自古以來就是曲藝“發燒友”的聚集地,從有記載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澹閑社”“趣閑社”到現在的榕韻芳華、新廳鑼鼓卜卜齋、均安戲曲協會沙頭分會等,街上粵韻飄揚上百年。曲藝愛好者們共同獻唱,引得現場歡呼聲不斷。
均安曲藝愛好者與梁玉嶸合影,追星成功,十分開心。
曲藝愛好者李惠娟是中山人,得知當天梁玉嶸來到均安,她特意從中山趕來,只為見偶像一面。在她的心里,粵劇是她的最熱愛和最向往的。十多年前,她在機緣巧合下遇見均安,便與曲藝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后的時間里,她幾乎每周都會來到沙頭與“姐妹們”相互學習與切磋,沉浸在其中不亦樂乎。“我很喜歡這里的粵劇氛圍,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地熱愛,和這群人在一起我會很純粹,很開心。”李惠娟說,尤其今天能見到自己的偶像,她非常激動,已經與偶像拍了很多合影。
沉浸式演奏,曲藝名家為均安藝術發展點贊
當天還在沙頭社區黃氏大宗祠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曲藝名家面對面”活動,均安鎮獲得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稱號的選手帶來了精彩的演出,粵曲獨唱《武松打虎》《荔枝頌》和嗩吶《馬到功成》都展現出均安“戲骨們”扎實的功底。
其中,粵曲獨唱《武松打虎》表演者胡美琪,今年17歲,從小跟阿公阿婆看粵劇節目,愛上了表演者的服裝,也因此愛上了粵劇。至今已堅持學習粵曲10余年。作為均安本地人,此次曲藝名家“到訪”,她表示很開心和激動,認為能夠進一步傳播均安曲藝文化?!拔液芟矚g粵曲,未來也將堅持熱愛,繼續把曲藝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焙犁髡f。
梁玉嶸演唱粵曲《唐伯虎思秋香》
種玉杰演唱京韻大鼓《風雨歸舟》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梁玉嶸帶來了粵曲《唐伯虎思秋香》,聲音婉轉動人,唱出了濃厚的思念之情;種玉杰則帶來了京韻大鼓《風雨歸舟》,京韻悠揚,繞梁三日。鼓掌、歡呼、合影、握手、擁抱……現場“曲迷”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曲藝名家的崇敬。
“順德是名副其實的曲藝之鄉,來到曲藝一條街,讓我感到歸屬感很強,很開心,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大力支持均安的曲藝發展?!绷河駧V說。
“這里幾乎家家都會唱粵曲,能有這么多人喜愛,我真是發自內心地羨慕!”種玉杰對均安雄厚的粵曲群眾基礎贊嘆不已,他評價道,均安是發展藝術的一塊肥沃土壤,相信均安粵曲一定會有一個輝煌的未來,并祝愿廣東的曲藝發展得更加燦爛。
據介紹,近年來,為持續擦亮“中國曲藝之鄉”這張名片,均安鎮大力整合曲藝資源,從全鎮陣地打造、新苗發掘培養、原創曲目打造等方面下足功夫,大力培養曲藝人才,開展豐富多彩的曲藝文化活動,吸引培養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走進曲藝,傳承、弘揚曲藝文化,均安曲藝展現出勃發的生機與充沛的活力。
編輯:李素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