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出生時胎齡小于37周的嬰兒被定義為早產兒。據統計,全球每年出生1500萬早產兒,他們被稱為提前來到人間的“早到天使”。
由于早產兒胎齡小、體重輕,器官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甚至許多早產兒來不及和父母見面,就被轉送至新生兒科救治觀察。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作為“順德人的搖籃”最堅強的后盾之一,數以萬計的危重新生兒在這里重獲新生,數不清的家庭在這里看到希望。只因為,這里的“星光天使”們一直用心用情扮演著生命接力的“擺渡人”角色,用愛和溫暖護佑著“折翼的天使”。
深耕
近30年的堅守詮釋“醫者仁心”
明亮的燈光,寬敞的走廊,被粉紅色“充溢”的環境,雖是病區,卻讓人感到暖心、溫馨。值世界早產兒日(11月17日)到來之際,我們走進了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
新生兒科“大家庭”
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成立于1996年1月8日,從最初的一間病房開科到如今“躍遷”成為順德區重點專科、順德區新生兒救治中心、廣東省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一步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新生兒科主任黃潤忠介紹,新生兒科現有醫生1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4人。護士63名,其中本科學歷占比超過75%。努力向著高學歷、高技能、高追求的“三高”目標“挺進”。
目前,新生兒科開設了普通病區、新生兒重癥監護病區、NICU過渡病房、日間光療中心、新生兒醫護聯合門診、新生兒專家門診等,共有床位86張。僅2022年,收治的住院新生兒就超過3000名,其中體重低于1000克的19名。
近30年的堅守,記錄著新生兒科成長的足跡,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
近30年的堅守,數以萬計的危重新生兒在這里重獲新生
突破
一次生命的奇跡見證“愛的闖關”
生命,從第一聲啼哭開始。每一個足月出生的孩子,都是被上天親吻的幸運兒,但也有很多“早到的天使”,成為無數家庭“悲歡離合”的開始。
當前,早產已經成為我國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區別于普通新生兒,早產兒不只是提前分娩,更因為身體各器官功能發育未成熟,他們需要挺過呼吸關、感染關、喂養關等重重關卡,才能頑強存活下來,成長為健康的寶寶。
某種程度上,早產兒救治成功率是新生兒重癥監護搶救技術水平的標志。
2021年5月,一位只有480克、胎齡只有24周+1天的超早產兒,在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意外”降生。超早產兒小海(化名)在媽媽肚子里僅僅“住”了6個月,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世界。
“巴掌寶寶”小海
據黃潤忠介紹,小海出生時體重大概是10個雞蛋的重量,大腿只有成人食指那么粗,身體只有成人巴掌那么大,全身很多胎脂覆蓋,呼吸心跳微弱……
經過新生兒科團隊102天的披荊斬棘,“巴掌寶寶”小海“過三關斬六將”,闖過了呼吸關、感染關、貧血關等一個個“生命關卡”,終于“順利畢業”,出院時體重達到2.4公斤,營養、發育、大運動等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
這是一場拯救新生命的奇跡,也是一場愛的接力和闖關。小海的轉危為安,創造了佛山市超早產、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紀錄,目前他仍然是這一紀錄的“保持者”。
“當時我和孩子媽媽手足無措,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鼓勵我們不要輕言放棄,于是我和妻子決定‘試試’。小海爸爸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非常感謝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給了寶寶第二次生命。”
提質
“軟硬實力”提升讓群眾更有“醫”靠
醫療技術“軟硬實力”的提升,是群眾“有醫靠”的有力支撐。
目前,新生兒科在早產兒的臨床綜合管理、機械通氣與呼吸管理、感染的控制、重度窒息、重癥肺炎、肺出血,核黃疸換血治療、腸內腸外營養、消化道畸形等危重新生兒的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黃潤忠表示,目前科室引進的無創呼吸機、肺功能呼氣末一氧化碳測定、電子支氣管纖維鏡診斷治療治療等“方案”,為新生兒的精細化和個性化治療賦能。同時,治療過程中,更加注重早產兒的個體精細化管理,如:體溫、血壓、血糖、血氣的管理、酸堿以及電解質的平衡,院感的預防等。
在早產兒的救治上,“三分靠治療,七分靠護理”。治療過程中新生兒處于母嬰分離的狀態,需要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需要責任心,還需要暖心、貼心。
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充當起“臨時媽媽”,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
于是,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充當起“臨時媽媽”,每天為“入住”的新生兒撫觸、吸痰、喂奶、唱兒歌等。另外,在護理方式上引入早產兒體位管理(暖箱模擬成子宮環境),減少聲光刺激。為了優化早產兒營養方式,該科室還成功申請了“新生兒體位管理”和“重力喂養固定裝置”實用新型專利。
據了解,不少新生兒都會面臨黃疸問題,而藍光治療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新生兒科開設了日間光療中心,讓黃疸寶寶實現當日治療、當日離院。
為了給新生兒提供更安全、高效、溫馨的護理,該科還推出“袋鼠病房”服務。家長可親身體驗喂養、更換尿布、沐浴、撫觸等護理項目,責任護士手把手現場指導,并根據家長的掌握情況及寶寶的護理需求,制定針對性和個性化的出院護理指南。
前行
溫暖彼此的“守護”值得“被看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生兒科“全天候”開診,除了周一到周日安排醫生坐診,晚上7點到10點開通了“夜診”,極大滿足了市民群眾的就醫需求。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有時候家屬并不能前來病房探視,順德婦幼保健院引進的“5G智慧醫療+新生兒遠程探視平臺”,充當起“溝通的橋梁”。入院時家屬綁定手機號碼,醫生通過科室的電腦邀請家屬進行視頻,在手機上與主管醫生視頻,從而在手機上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情況,減少父母的焦慮和來回的奔波,也減少因為過多的人員進入新生兒病房造成的感染的發生。
實際上,早產兒因為發育不成熟,出生后要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肺發育不成熟導致呼吸窘迫,免疫系統不成熟導致更多的感染風險等。黃潤忠表示,出院后的隨訪管理同樣是新生兒科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包括早產兒出院后的規范化管理、監測孩子的體格、運動發育以及智力發育,有無貧血、心臟、肺部、腦部、眼底以及各個重要器官的情況、使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
目前,該科室建立了新生兒醫護聯合門診,針對新生兒常見疾病護理,開展跟蹤隨訪,并開設“家長課堂”,傳授新生兒居家護理知識,給予悉心的指導。
“作為一名醫生,希望每一個早到的天使,都可以永遠健康平安、快樂成長。”黃潤忠表示道。當很多父母跟朋友一樣和他們分享孩子的成長情況時,看到他們的燦爛笑容,像涌入心田的涓涓暖流。在漫長歲月的“生命接力”中,他們溫暖彼此的”守護,更值得“被看見”、“被尊重”。
■新生兒科“榮譽榜”
編輯:文寧
通訊員:黃欣英
圖片拍攝: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幸運小櫻卿”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