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冬,人民銀行順德支行根據第一屆全國農村金融會議提出的“自下而上,廣泛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決定,在龍清、細滘 、眾涌三個鄉進行組織信用社的試點。經過密鑼緊鼓的籌備,勒流區眾涌鄉的信用社先拔頭籌,于當年11月13日正式成立,理事主任洪祥,監事主任盧祥發。
眾涌信用社成立之初,股金每股2元,入社2毫,對有困難的社員采取先登記后補交的形式。其時條件艱苦,眾涌信用社的辦公室是祠堂門口的一個角落,而后來發展為“六千萬分社”的稔海信用社,成立時的柜臺還是從廟里拿過來的供奉桌。
籌集融通農村資金,幫助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解決資金困難是信用社的主要任務,然而剛成立的信用社既沒有資金,農民們又對新生的信用社不了解,不愿意存錢。為了發動鄉民存款,順利開展業務,第一代的信用社干部們想了很多辦法。
勒流的老社干劉松慶,天天走訪各村開展工作,組織存款,有一天因為時間太晚,渡口已經收渡了,為了去其它村,他毫不猶豫脫了衣服游過河去。
彼時,一輛自行車的價值甚至遠勝今天的一輛寶馬轎車,社干們就憑著一個挎包、一把算盤、一支筆、一張嘴,從早走到晚,逐家逐戶發動群眾參加儲蓄,幾元、幾角、幾分,把信用社的資金籌集起來的。回憶當年,老社干們對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那時走的還都是小路,長滿了草,所以最怕的就是蛇,當時信用社給每個外勤人員發一瓶毒蛇丸,用來預防蛇咬;出門一定要帶手電筒,不然到了晚上可走不了;萬一手電筒壞了,那就要找根竹枝打草開路”。
后來被選為代表出席廣東省財貿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盧祥發,文化程度不高但能說會唱,當年他每天下午趁著鄉親們喝下午茶的時候到茶樓去說故事、唱龍舟,用這個方式來宣傳信用社、發動存款。
“鐵腳馬眼神仙肚”是當時社干必須具備的條件:既不怕走路、不怕熬夜、不怕餓肚子。
1955年4月20日,隨著六區(勒流)勒北鄉信用社的成立,全縣共建成信用社109個,實現了“鄉鄉有社”的目標,全縣社干141人。此后,農村信用社作為集體所有制的金融組織,與全民所有制的國家銀行一道,共同組成了貫通全縣各區鄉的農村金融網絡。
(編輯:梁涼)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