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通訊員梁冰) 憑著對集郵的熱愛,1953年,他跟4位集郵愛好者一個名為“新風”的集郵小組,這個集郵小組成為了新中國最早的集郵小組,并在全國引起了反響。如今已經93歲的他,仍然對集郵情有獨鐘。
48年前,全國首個農村集郵小組誕生在順德
這位高齡的集郵“發燒友”名字叫梁豪,是勒流黃連人,也是順德集郵協會的創始人之一。50年代,由于當時的書信往來較興旺,不少人都喜歡把信封上的郵票收集起來,當時的梁豪也是如此。他評價郵票可以怡情、養性,也可保值。
當時只得十幾歲的梁豪對集郵的喜愛與香港的親戚有關。由于梁豪有親戚在香港,雙方家庭經常有書信往來,這些信封的郵票內容多樣,引起了梁豪的興趣。于是每次親戚寄信回來,他就把郵票和信封一起收集起來。久而久之,梁豪家里的集郵本就越來越多,而他收集的郵票也越多越豐富。
不過,當時的梁豪并沒有想到要成立集郵小組,集郵只是個人喜歡而已。后來他在勒流遇見了一位名叫伍卓煊的農民,他也很喜歡集郵,當時,包括梁豪在內一共有5位集郵愛好者,經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集郵經”。
后來,有人提議成立集郵小組,讓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各自的心得,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于是,在1953年,新風集郵小組正式誕生在黃連,這個集郵小組還成為了當時國內第一個農村集郵小組,在國內反響極大,有不少媒體也前往采訪。
5位創始人只剩一人,擔憂集郵后繼無人
1956年,新風集郵小組在勒流舉辦了我市第一個郵品展覽活動,吸引了不少集郵愛好者前來品鑒。新風集郵小組曾經的輝煌史至今仍然是老一輩集郵愛好者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經地幾十年的發展傳播,勒流越來越集郵愛好者加入到了集郵小組中。后為,新風集郵小組在80年代初,還發展成了順德集郵協會。1998年,勒流集郵協會也正式成立,為廣大勒流集郵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
不過,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的5位創始人如今只剩下了梁豪一人,而他也由于年事已高很少參與交流活動。作為順德集郵的先行者,梁豪對目前的集郵氛圍表示擔憂。“現在有了互聯網,以信傳情的人少了,再加上現在移動電話的普及,寫信的人更是少了。”與此同時,梁豪表示,現在的郵品很單一,以盈利為目的的郵集也一本一本地出,讓集郵變得不再那么純粹,也少了很多樂趣 。
不過,在采訪中,梁豪告訴記者,這個星期還有人來找他,說要加入勒流集郵協會,對于這位集郵老前輩來說,這讓他感到一些欣慰,“至少證明還是有人愛好集郵的。”
(編輯:君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