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2015年2月,佛山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三年以來,細心的市民可以感受到創文帶來的各種變化,比如創文公益廣告隨處可見,道路干凈整潔,行人文明禮讓……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在無聲處傳遞著道德正能量。城網君以體驗者的角度,通過走訪順德各個鎮街,了解其創文工作,發現亮點和特色,也希望通過廣泛傳播,讓每個人爭做文明市民,爭創全國一流文明城市。
龍眼點睛民俗活動、“蘇六朋獎”青少年兒童書畫即席揮毫大賽、水上飄色……通過這一系列代代傳承的文化品牌活動,勒流營造了濃厚的文明氛圍。
大街小巷的環衛改善、文明交通的持續倡導、“綠城飛花”的逐步呈現……通過這一系列美化城市家園的舉措,勒流創文行動活力滿滿。
這些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與努力,不斷擦亮“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品牌。下面,請聽城網君為你慢慢道來勒流創文的那些“故事”。
龍眼村倡導和諧文明新風尚
市民感受:文化氣息濃,讓人喜歡這里的生活
坐公交從勒流龍眼路口站下車,沿著馬路走幾百米,便來到龍眼村的一條休閑綠道,寫著“日行一萬步,健康一輩子”標語的健康步道令城網君眼前一亮。原來,除了通過近年來古村落活化升級,龍眼村的歷史文化煥發新活力之外,宜居的環境加上對健康、文明、和諧等理念的倡導,也讓隨處可見的宣傳欄上“爭創全國一流文明城市”的標語變得形象起來。
“在這里生活一年多了,剛到這就喜歡上了這里的生活,”走訪當天,在綠道石凳上看書的陳志妍跟城市君說,她是大良人,一年前嫁到勒流后發現當地文化氣息非常濃厚,古建筑有很多,傳統節日的習俗還保留得很好。“在這樣的氛圍之下,鄰里街坊也很好相處。”在她看來,文明之風在當地早已深入人心了。
勒流將創文工作融入到傳統文化活動中去(圖為龍眼點睛民俗活動)
在龍眼村生活了幾十年的梁姨則談到,相比以前,現在村內的環境衛生不斷改善,公園、綠道成了很多人休閑的地方,文藝晚會、講座等文化活動也日漸多起來,“感覺現在的生活更有趣了。”城網君在走訪黃連村、勒流社區等地時也聽到了類似的聲音。
其實,讓人喜歡當地的生活,感受到家鄉的和諧與文明,勒流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據勒流街道宣傳文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勒流一直堅持常態化宣傳,把創文和傳統文化活動結合起來,在開展龍眼點睛、水上飄色等文化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城市干道、市場、公園等地方制作創文宣傳廣告,目前,勒流共有創文戶外廣告達200多幅,內容覆蓋中國夢、誠信等創文主題畫面。
各村居都有關于創文的宣傳欄
此外,勒流還利用文化中心為平臺,開展群眾喜愛的公益講座、展覽、培訓等活動;開展送書籍、送電影、送球賽下鄉等系列活動,今年完成了“家門口電影”200多場;還開展“百家千場藝術講座下基層活動”,邀請各文化領域的專家為文化愛好者進行授課講座,目前已開展了“勒水講堂”18場,“百家千場藝術講座”戲曲、文學15場,受到廣大聽眾的一致好評。
順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帶隊到勒流檢查創文
部門行動:點滴努力,為文明城市加碼
近日,勒流街道組織各部門、各村居的創文工作相關負責人召開會議。在會上城網君了解到,除了上述工作,近年來,針對市場占道擺賣、背街小巷衛生環境較差、公共設施缺失等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的熱點問題,勒流各有關部門也一直在持續努力改善。
其中,今年,勒流街道繼續開展“美城行動”,深入到大街小巷,整治“臟亂差”。在今年第二季度,勒流街道多次開展“城管八亂”整治行動,據統計,共出動執法人員近2000人次,拆除違規戶外廣告(招牌)約100處、清理亂拉掛清理亂張貼200多處、整治亂擺賣160檔次、整治占道經營200多宗,并適當引導流動商販進入村居市場進行合法經營,成功引導商販50多檔次。
菜市場干凈整潔、明碼標記,并宣傳誠信文化
負責勒流客運站附近道路的環衛工人劉阿姨稱,她做環衛工人已經快10年了,“感覺現在大家更文明了,以前可能有的人會將廢紙巾隨手丟地上,現在則基本會自覺扔到垃圾桶里。”
據介紹,結合“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勒流金華街已建成為一條食品安全示范街。整齊、干凈是這條街道的常態,街上不少店鋪都是“明廚亮灶”的餐飲單位。經常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摩的司機劉志平談到,“近年來,在道路旁違章停車的現象不斷減少,大家開車也更加文明了。”
而作為“加分項”,2016年起勒流開展“綠城飛花”主題綠化景觀建設,結合創森、城市綠化等工作,使街道城區主干軸呈現出嶄新的綠化面貌。城網君也注意到,目前勒流政和北路、建設西路等地帶實現了“出門即能看見綠景,四季置身花叢中!”的景象。
勒流食品安全示范街
此外,城網君還獲悉,勒流街道還經常聯合多個部門開展各類整治交通、市容等方面的行動,形成一個良好的長效管理機制。同時,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志愿者隊伍,活躍在各社區街頭,除了勸導交通、便民服務外,各種社區活動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例如,勒流環運分局和勒流團委開展了志愿者周末美化環境活動,組織志愿者上街開展清潔和文明勸導活動;黃連居委會則建立了一支穩定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伍,他們經常活躍于社區街頭,收集社情民意,并為市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向大家傳遞著“微文明”。(湯智鴻)
■順德創文系列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