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40名青年齊聚龍眼村參與勒流“菁治家園”龍眼村試點——青才振興家園計劃,對龍眼村落開展一系列調研,并對勒流龍眼村清岸美岸工作出謀劃策,提出龍眼美岸策劃方案。此次活動由順德區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主辦,順德區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共青團勒流街道工作委員會、龍眼村委會共同承辦。
40名青年深入走訪勒流龍眼,為村居美岸行動獻策
當天,一眾青年在龍眼村黨委委員馮杏梅的帶領下穿過龍眼村落的綠蔭小道,來到龍文化展館一睹龍舟文化風采,感受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隨后踏上古橋,看這樹木蔥郁、綠水環繞的龍眼村落……太尉廟、點睛臺、梁氏大宗祠、佘家舊屋等龍眼村標志景點更是讓青年們沉醉于古村的魅力。此外,志愿者還在村史館二樓進行竹編小龍舟的手工實踐,全面了解龍眼歷史文化傳統和發展狀況。
青年是鄉村的未來,是傳承創新的核心力量,關注青年群體培育共建力量,是項目的基礎和重點。正就讀高一的陳嘉俐是龍眼人,從小便在龍眼長大,對龍眼有著深厚的感情,熱愛家鄉的她也跟隨著自己的表姐一起參與本次活動。兩姐妹齊參與,為龍眼村清岸美岸工作貢獻力量。
“我的母親是龍眼人,所以龍眼村也是我的半個家鄉。自從得知‘勒流龍眼——青年振興家園計劃’正在招募時,我便主動報名參加了。”在廣東海洋大學就讀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何冬妍正是陳嘉俐的表姐。她興奮地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自己對龍眼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對參與基層治理有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充分利用專業所學,為建設美麗龍眼出謀劃策。
“參與活動的都是龍眼村及周邊村籍的高中生、大學生。”順德區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碧云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心家鄉的建設,并希望能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所以本次活動也選擇聽取年輕人好的意見和建議,讓年輕人“有話可說”。
青年人參觀龍眼龍文化展館
現場,40名參與者平均劃分為4個小組,在全面了解龍眼村落的歷史文化后,分別對應著4塊項目地塊展開激烈的討論和頭腦風暴,制定“美岸”項目策劃。評委從創意、完成度、可行性、展示四個方面進行打分,選出第一到第四名。其中的策劃方案預計將于八月底落實,并召回青年們,使其能夠真正參與啟動“美岸”工作。
來自勒流的黃森富說:“之前一直以為龍眼村是因為龍眼而出名,沒想到是龍舟的點睛文化,很驚喜。還有堅持了60多年竹編的陳兆榮老師,看著竹編手藝的慢慢失傳,感覺悲壯又偉大。”
陳碧云點評說:“大家的4個方案都很讓我很驚喜,遠遠超過預期,同時也達到了這次活動的目的,看到了大家對龍眼文化有更深理解,并把想法表達出來。”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楊子源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創意和可行性,接下來就是把大家的策劃方案落實,展示出來。”
龍眼村作為共青團“菁治家園”示范點,探索青年參與基層治理模式,通過“青年議事、青年協管、青年共建”美好家園,形成服務大局、具有穩定政治功能和社會影響力的項目品牌,以青春力量助力順德,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
編輯:陳彥芳、金易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