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弘揚歷史文化傳統,勒流宣傳文體辦公室攜手順德城市網,特別推出《走祠堂,采家風》系列報道,一起走進勒流各村居,探訪祠堂古建文化和村居風物,挖掘歷史文脈,尋訪好家風好傳統,更好的發揮文化對鄉村振興的助力作用,為美麗文明村居、匠心勒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每年村里舉辦醫靈誕、觀音誕、酒燈會的時候,整條村莊熱鬧非凡。
新明村位于勒流街道東部,因“向往新生,追求光明”之意而取名新明。村內大大小小的魚塘在訴說著其濃厚的農業文化,三棵百年古樹在見證著村落的歲月變遷,扶安河與新明河在村落的西面和東北面流淌而過,靜靜地守候著新明村的子子孫孫。
數十年如一日,廟宇見證新明歲月變遷
由于沒有族譜、歷史記錄,新明村的村史很是模糊,談及村莊的由來,村民們大多表示不知曉。只知《順德縣地名志》記載此地原為海邊沙灘地,宋代開始有人在此開墾定居,而后再無其他。村內有四個廟宇,大概這就是新明村最好的史證。
醫靈廟、觀音廟、土地廟以及一個不知名的廟宇位于村內不同的方位,廟宇的傳說故事,大多村民沒有聽聞,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對醫靈公、觀音菩薩和土地公的虔心供奉和敬仰之心。
“每年村里都會舉辦醫靈誕、觀音誕、酒燈會、敬老節……每一個節日都能讓整條村莊熱鬧沸騰起來。”林兆光介紹。
四個廟宇中醫靈廟最為興盛,歷史最為悠久。醫靈公安放在廟堂內座的正中間,外座放有三個香爐,布置比較簡單,但足以承載起村民們的心愿、祝福、祈禱、寄托……
新明村醫靈廟是村民的信仰之地、聯絡感情的場所。
醫靈廟,始建于清朝,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破壞,幸而得一村民把醫靈公藏匿家中才得以保存。改革開放之后,村民們自發組織出錢出力重建了醫靈廟。林兆光表示,為了讓醫靈廟香火不斷,每天都會有村民對廟宇進行打掃和燒香。修建好的醫靈廟成了村民的信仰之地、聯絡感情的場所。
一個小小的鐵閘門每天都有村民進進出出虔誠上香叩拜,爐火星星點點,爐灰日積月累,醫靈廟成了整條村的希望安放地。林兆光說:“我拜祭醫靈公已經幾十年了,小時候是父母領著我來,長大后我自己來,結婚后帶上了子女來,如今我會帶上子孫來。”
年年歲歲,子子孫孫,醫靈廟見證著林兆光一生的歲月變遷,祈愿更換。“其實其他村民也跟我一樣,拜祭醫靈公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禮俗,代代相傳。”林兆光是新明村村民的一個簡單縮影,信仰之地常在,信仰終不改。此外,信仰的傳遞有助于村風發展和鄉情的凝結,醫靈廟成了聯絡了整條村的關鍵。
每年在農歷三月十五日之前,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始牽頭組織醫靈誕,村民們紛紛前來忙前忙后地張羅,當天整個村落都熱鬧起來了,村民帶上燒肉、雞、酒菜等貢品供奉醫靈公,上香拜祭,鳴放鞭炮,祈求身體健康、出入平安。此外,村民歡天喜地地聚集在醫靈廟門前看大戲。“古裝、粵劇大戲精彩上演,村里的老老少少看得不亦樂乎。”林兆光回憶稱,“村民叫上親戚朋友共同慶祝醫靈誕,當天還會開設200多桌酒席,場面盛大。”
新明村的一大特色便是魚塘遍布,大大小小的魚塘凝結了村民的辛勞和汗水。
與時代同步伐,村民對未來生活有期待
新明村的一大特色便是魚塘遍布,大大小小的魚塘凝結了村民的辛勞和汗水,也凝結著村民的樸實和智慧。新明村位于珠三角沖積平原,先輩們為充分利用土地,開啟“挖魚塘、墊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桑基魚塘生產經營模式,而現如今新明村為半農業半工業化村落,其中傳統農業以養殖塘魚為主。
新明村現有農用地面積1272畝,其中魚塘面積802畝,新明村村民運用父輩們一代代傳授下來的養殖經驗,發揮自身的養殖技術和文化,繼續利用好魚塘,增加經濟收入。林兆光表示,遍布村落的魚塘主要以養殖生魚、加州鱸與四大家(青、草、鰱、鳙)魚為主,魚塘的環境得天獨厚,再加上村民的用心經營,收捕的魚數量很多并且味鮮肥美,收入增加,村民生活也越發幸福。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業文明要漸漸地開始向工業文明遞進。而新明村來說,80年代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代。“在1986年的時候,第一家五金企業入駐新明村,隨后各大企業拔地而起。”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新明村內已經有廠企75間,其工業多為五金、塑料、家電行業,工業總產值約10950萬元。
工業化的發展給新明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和經商機會,拉動了村內的經濟,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林兆光表示,近年來,新明村舉辦的廟會越來越盛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極大地團結家家戶戶,聯絡了村民之間的感情,這也得益于企業出資贊助。
新明康樂文化中心是新明村的精神娛樂的場所,村民于此開展多樣的活動。
據了解,新明村由新圍、余家圍、杉圍、松樹圍四個自然村構成,新明康樂文化中心是新明村的精神娛樂的場所,處于新明村的中央位置,其輻射影響整條村落,舞蹈團體、社工團體、表演團體常常會集聚于此,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娛樂活動。
近年來,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明村村委會一直致力于村內的公共設施的建設,新明康樂文化中心于2016年建成,建設健身器材、乒乓球臺等各類體育設施以及籃球場、羽毛球場供村民使用,此外,還開設了新明村農家書屋,藏有各式各樣的書籍5000多冊,“現在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內建造有如此多樣的公共文化設施可以滿足村民對豐富精神生活的追求。”林兆光說道。
談及新明村的未來,林兆光充滿了希望,他說:“隨著順德的高質量發展,新明村也將得到更大的紅利,以后這里的交通更方便、經濟更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得到更大的提升。”(胡敏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