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曲藝之鄉,粵曲一直是順德文化的亮麗名片。6月14日下午,陳村公交飯店內傳出聲聲粵韻,在濃厚的曲藝氛圍中,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順德活動中心掛牌成立3周年慶典活動在此舉辦。
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順德活動中心掛牌成立3周年慶典活動。
據介紹,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是國內第一個以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的表演和唱腔流派命名的地方性、群眾性社團,成立21年來積極傳承發展粵劇藝術,開展了演出、大賽、研討、出書、交流等多項藝術活動,在大灣區已經設立了3個分會和5個活動中心。
2021年5月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順德活動中心正式在陳村掛牌成立,至今已有三年,在推動本地粵劇文化發展,傳承蝦腔藝術,豐富社區文化,為粵劇的繁榮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曲曲悠揚動聽的曲藝表演輪番上演。
《白龍關》《兩斷腸》《明風漢月兩牽情》……當天下午,一曲曲悠揚動聽的曲藝表演輪番上演,來自蝦腔藝術研究會各地會員齊聚一堂,為慶祝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順德活動中心成立3周年之時,更是迎來一次盛大的曲藝交流活動,一場精彩的曲藝盛宴就此上演。
“戲曲是我們中國的一項底蘊十分深厚的傳統文化,而蝦腔是我最為喜歡的流派。”專程從均安來陳村參加慶典的楊女士表示,羅家寶本身就是均安人,家里面的人都很喜歡聽羅家寶的戲,自己耳濡目染的也喜歡上了。
或激昂高亢,或婉轉綿延……鄧少珍、何成、胡偉新等一眾曲藝家相繼為大家帶來《大斷橋》《平貴別窯》折子戲等精彩曲目,節目故事精彩、演繹扣人心弦,臺上對戲,臺下掌聲不斷,在聲聲曲韻聲中領略傳統藝術的深厚內涵。
“我們每年都會舉行相應的蝦腔曲藝交流活動,每一次都會有很多喜好蝦腔的曲藝家前來參加。”廣東省廣東音樂聯誼會會長鄧啟雄表示,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在順德落地,這為陳村乃至順德提高粵劇曲藝技術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也更希望蝦腔這一曲藝文化能繼續在陳村發揚,為陳村的文化發展賦能。
值得關注的是,陳村戲劇曲藝協會積極借助研究會這一平臺開展不定期的聯歡活動和粵劇交流活動,輻射帶動順德區十個鎮街“蝦腔”文化的發展,更好地傳承粵劇“蝦腔”文化。此外,曲藝社還將與學校進行聯動,將粵劇文化全面推廣至學校,培養青年粵劇愛好者,培育粵劇傳承力量。
■附“蝦腔”介紹:
“蝦腔”是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羅家寶(人稱“蝦哥”)首創的著名粵劇流派唱腔。蝦腔自然流暢,行腔不事雕飾但卻有華采,易于學唱與傳唱,所以直到現在仍是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也是深受順德廣大戲迷喜愛的粵劇唱腔。
編輯:劉遠雄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