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大偉 通訊員任沃寧) 從分組討論到上臺講解,再到總結歸納,老師始終站在講臺之下,臺上取而代之是學生的小組成員。在樂從羅沙小學的一節數學課上,當老師布置完數學題目之后便從講臺上走了下來,之后的時間都交給了在座的學生去發揮。
昨日(6月8日)樂從教育局在羅沙小學舉行了“課改論道——羅沙小學教學疑惑大家談”的主題論壇活動,樂從鎮各個學校的負責人及老師在論壇上各抒己見,以羅沙小學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后的教學模式為例,就樂從鎮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據了解,課堂教學改革是樂從鎮教育改革的側重點之一,旨在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機械式灌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替換老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主動去學而不是被動去聽,老師只是承擔引導的作用,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此項改革自去年9月份開始實施,已在樂從鎮初中學校全面鋪開,目前正在小學進行試點,改革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課改中,教師的能力和觀念的轉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于課改如何推進,樂從鎮黨委委員、教育局局長蔡遙炘表示教師作為課改的主體力量,需要轉變觀念,不能獨霸課堂,應該成為“導演”,統籌分配教學任務和計劃,引導學生去實踐和學習,同時他也希望教師能夠加強全局的把控能力,做好教學的引導工作。
此外,蔡遙炘還就課改過程中的小組教學以及流程設計做出了說明,“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作為學習的主體,那么小組如何才能活而不亂,既能放得開,又能收的回,老師的教學任務又如何落實到小組的每一位成員。”蔡遙忻表示,小組教學的關鍵點需要好好的進行研究和解決。而課堂的流程設計就如劇本,導演電影怎么拍取決于劇本,學生如何引導取決于老師課堂的流程設計,流程設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課改展示,開放課堂分享成果
課堂上老師讓位學生在講臺講課,學生角色扮演演繹課本人物,學生上課隨時提出質疑。當天的活動除了“課改論道”論壇的主題活動,羅沙小學還進行了課改教學模式的展示,開放課堂,讓樂從各學校的負責人和老師以及學生家長參與聽課,了解學校的課改成果。
“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答問題,并反思和總結。”羅沙小學校長馬桂姬在課程展示上表示,學校經過臨帖和破帖的過程,探索出了符合學校自身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自學、互學和共學在課堂上成為了“學”的主體,而后通過老師的思維引導,提升學生歸納總結、表達能力、自信心、思維發散等綜合能力。
“學生在小組討論和上課提問時很有秩序。”來自沙邊中學的一位李老師表示,聽完課之后的感覺就是學生的思維很活躍,課堂井然有序,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效果很好。同時對于羅沙小學的教學模式和課改思路,參加活動的學校老師紛紛表示值得借鑒和參考。
課改論道,疑惑現場答辯
“請問學生的板書有培訓過嗎?”、“學生的創作能力是怎么培養的?”、“學生愛講英語是怎么做到的?”論壇上,“課改”自是焦點,然而學校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困惑也是大家積極探討的話題。
“培養習慣是我們教學的主要部分。”羅沙小學副校長盧志華連同課改小組的其他成員針對大家的提問進行了解答,“不管板書還還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提問都有經過習慣的培養。”他表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鞏固這些優秀的習慣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同時其他老師也針對提問做出了補充解答,“預習課做好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思考,他們有時間去創作。”、“在課堂上形成互幫互助的形式,靠前的帶動靠后的,讓大家一起進步,讓大家都開口講英語。”課改答辯組在現場積極的作出回應和解答。
活動當天,論壇現場不斷的有問題拋向羅沙小學的課改小組,課改小組對此一一作出了解答,關于課改的觀點交鋒,大家問題的探討一步一步地深入。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