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需要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今日(5月23日)艷陽高照,已經停用許久的樂從鎮舊大羅小學重新響起“朗朗讀書聲”,不過,上課的學生從稚氣未脫的小朋友,變成了白發蒼蒼的長者與樂觀生活的殘障人士。今天樂從鎮大羅(片區)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未來樂從鎮大羅以及周邊居村的長者可以在這里享受到長者托管服務、書法曲藝等長者教育等服務,而殘障人士則可以享受康復就業、體藝培訓、家庭支援等綜合性社會服務。
31歲的黎淑玲之前因為身體殘疾沒有工作,每天都宅在家中不知道干什么好。綜合服務中心啟用后,她在園區內的工作坊找到一份制作手工花和貼亮片的工作,每個月有6、700元的收入,足夠自己基本的花銷,能夠自食其力讓她非常開心。據園區運營方廣州慈愛嘉養老服務中心總經理何欣懌介紹,2014年他們就在樂從鎮開展調研發現,樂從鎮的殘疾人大約有2000多人,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宅在家中。所以在做大羅綜合服務中心的設計時,就把如何滿足殘疾人生活、康復以及走出去就業相結合作為主要思路,通過這些設置和平臺搭建,讓他們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與人接觸,并最終更好地融入社會。
殘障人士融入社會,不再宅很關鍵
樂從鎮大羅(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總共3000多平方米,是樂從首個也是最大的以“耆+善”為主題的社區養老和助殘服務機構。樂從鎮黨委委員、樂從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麥金兆表示,樂從鎮目前70歲以上長者4000多人,殘疾人2000多人,政府部門期望以多種方式為這些人群提供養老和助殘服務,目前區和樂從慈善會提供政策、資源和資金,村居、企業提供場地、出錢出力參與進來,已經形成了全社會參與聯動的氛圍,讓樂從的老人、殘疾人有快樂、舒適的生活環境。
中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教授、博導黃東峰作為中心的專家“智囊團”表示,大羅(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無論從設備配置的合理性,還是從社區康復服務的覆蓋面廣,都能滿足社區老人和殘疾人提升幸福感的要求,值得大力推廣。區民政人社局殘疾人事務科科長王佩青也認為,樂從鎮大羅(片區)綜合服務中心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值得好好研究和推廣,而順德計劃年內每個鎮(街道)至少建立1個社區康園中心,為殘疾人提供輔助就業、生活照料、社會康復等服務。
樂從慈善會董事局執行主席、“禮賢頌愛”慈善基金發起人陳禮豪看到這樣一個充滿愛心和設備功能齊全的綜合服務中心顯得很激動和感慨,他說中心的啟用將幫助到長者和殘障人士,讓他們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同時,慈善是一份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業,需要個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做更多實際的事情,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充滿信心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大羅(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確實僅是樂從鎮的一個試點,接下來,樂從鎮將繼續加大對長者和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服務投入,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和企業參與進來,推動更多專業服務延伸進社區,包括推動建設一個殘疾人就業服務基地等。(李放)
大羅綜合服務中心內的曲藝社是長者們的最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