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動?
2021年,在樂從這片熱土之上,感動是無畏疫情的堅守一線,是長久歲月間的默默堅持,是直面危難的義無反顧,是發揮余熱永遠為黨旗增光輝……
“凡人善舉·感動樂從——2021尋找身邊的感動”已溫暖啟程,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些閃耀的名字,傾聽他們的故事。
“義”勇當先 微光成“炬”
——樂從鎮志愿者聯合會志愿者何兆恩側記
為進一步筑牢新冠疫情防線,2021年3月底,樂從鎮開啟大規模人群接種工作。全鎮設置6個疫苗接種點,為符合條件的市民接種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7月3日,90多天里,樂從鎮志愿者聯合會組織疫苗接種志愿服務419場次,發動服務志愿者5765人次,累計服務時數超33729小時,服務接種市民共計550800劑次,18至59歲目標人群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達100%。
何兆恩,便是連續90多天參與一線服務的志愿者骨干之一。作為樂從體育館疫苗接種點第一小組組長,何兆恩負責統籌劃分崗位、溝通協調、計時管理、物資保障、現場保衛等諸多繁雜的任務,還得隨時隨地響應各種突發需求。無論春雨綿綿,還是烈日高照,何兆恩總是馬不停蹄地來回于接種點各個服務崗位之間。有時遇到一些人的牢騷和埋怨,他也會心平氣和地仔細傾聽,耐心解釋和指引,將可能的矛盾化解于無形中。有長者不懂手機操作,他會上前手把手指導,一遍一遍,不厭其煩。
“請您出示身份證”、“請您掃碼”、“請您保持距離”、“請您接種后在休息區觀察半小時再離開”……這些話,何兆恩每天都要重復不知多少遍。引導登記、維持秩序、友好提醒、解疑問答,何兆恩雖忙碌不停,但眼神篤定。
在諾大的體育館,何兆恩和伙伴們天天重復著看似簡單的服務內容,但實際上往往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有時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盒飯都放涼了,他們還來不及扒一口。在何兆恩和伙伴們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僅樂從體育館接種點,志愿者數量便從開始的每天20人激增到后來的每天70余人。哪怕披星戴月,哪怕頂風冒雨,哪怕飽受委屈。無數的經歷也讓何兆恩領悟到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的風景,何兆恩從不后悔投身志愿工作,“我們做志愿活動,是不會算報酬,也不需要什么報酬,我們是憑著一份心,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年來,何兆恩還是樂從“警家校”家長護學志愿者。他每周都會到學校門口進行交通勸導,風雨無阻,雷打不動。人到中年的何兆恩是家中的頂梁柱。他辛苦經營著一個幾平方的小檔口,支撐起一家四口生活。他跑業務、找客戶,甚至要搬搬抬抬、親自送貨,常年累月為生計操勞奔波。自從參加了志愿服務隊,他感到心靈有了寄托、前行有了方向、生活有了溫暖。曾有人笑他“傻”,放著生意不做,把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無償”。何兆恩一笑置之,只因他堅信:微弱之光,亦可閃爍。那些傾情守護的微小,終將匯聚成盛大的光芒,而這些溫暖也可以不斷傳遞下去,“因為我覺得做這個志愿活動,可以做一個榜樣給我的兒子看,我就希望我的小朋友,一定要做一個有善心的人”。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如今在樂從,在大小交通路口、在基層各個角落、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們都能看到千千萬萬個何兆恩這樣的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起早貪黑,只因身穿“志愿紅”,他們理應挺身而出;再苦再累,只因“肩上有責任,心中有擔當”,他們必須傳遞溫暖;臨危受命,只因“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他們甘愿拋灑汗水。“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樂從這座城,鋪上了一道又一道明亮而溫暖的底色。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樂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承辦單位: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
來源:樂從鎮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