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飛舞,針線跳動,很快一葉蘭花便浮現在團扇之上;打模、粘鬃毛、點睛,一只威武的嶺南獅便誕生于親子們手中。
樂從鎮2023癸卯年迎新春年味圩舉行。
在樂從鎮2023癸卯年迎新春年味圩的活動現場(點擊回看精彩>>>),類似的現場互動體驗項目還有十余個。非遺,正從展覽廳和記錄冊中走進我們的節日,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
樂從迎新春年味圩通過“年味美食”將傳統年俗鎖定在人們的記憶里。50名親子現場制作,充滿儀式感的活動過程將年味美食中“金銀滿屋的”期盼與“荷包滿滿”的祝福傳遞到每一個參與者的心里。
制作威武的嶺南獅。
書法春聯進萬家,既是一次民俗活動,也是一場高雅藝術親和力的展示。來自書法協會、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書法藝術家們各展風采,與居民互動,既傳播時代正能量,也在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對手書春聯的的青睞反映了愈來愈強的文化自信。
百變糖畫吸引了小孩子的目光。
除了傳統的非遺項目,具有樂從文化特色的文化技藝也被納入到年味圩。籮斗-昔日的生產工具,曾經和許多樂從人的生計相關,經歷歲月的變遷卻轉化成為今日的藝術品。活動現場,來自平步的老師傅和社工現場為市民再現了彈框、捫紗的籮斗制作技藝。家具產銷,是樂從重要的產業名片。木工技藝也在本次活動中得以展現,學習榫卯結構,以木藝作畫,參與者通過技藝更深刻地理解了產業文化背后的價值源泉。
動手制作美食。
讓非遺活起來,讓年味濃起來,讓百姓樂起來。樂從鎮圍繞著“非遺傳承”和“年味營造”持續多年打造了“迎新春年味圩”活動品牌。從最初的“年味美食會”到后來的“春聯進萬家”,直至今日的“非遺年味圩”。樂從融創中心的迎春節文化活動品牌經歷了規模從小到大,內容更加包容廣泛,文化味道越來越濃的發展路徑。非遺、年味美食、道德春聯,已經成了樂從年味的標志性元素之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起到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而且還在與時俱進,不斷發揚光大。這些工藝精美、做工細致的非遺年俗年味,以其承載的美好寓意正受到大家的普遍喜愛,讓廣大群眾感受著家鄉味、家鄉年。更重要的是,樂從的非遺傳承,不僅體現在傳統節日中,更提現在日常工作里。即將投入使用的樂從歷史文化展覽中心,將設置四大專業非遺教室,面向各類市民常態化開展非遺培訓。在2022年“藝起城央樂見新城”系列活動中,非遺項目頻繁在新城亮相,為時尚、現代化的都市增添了溫情味道。
用節日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
本次活動打響了樂從鎮2023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的當頭炮。活動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題,以走進萬家、服務百姓為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傳統文化演繹時代精神,用節日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凝聚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
編輯:鐘柳梅
視頻:趙善灝
通訊員:張家銘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