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扶貧車間正式揭幕
就業1人,脫貧1戶,幫助貧困戶就業是有效的、低成本的、可持續的脫貧之路。9月7日上午,大良扶貧工作組又取得了新成績:“扶貧車間”在雷州市塘仔村正式揭幕,通過這個車間,讓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
有了扶貧車間,村民家庭就業兩不誤
當日,順德區委常委潘東生和雷州市有關領導一行到大良對口幫扶的松竹鎮塘仔村開展調研工作。城網君獲悉,大良工作組一直重視貧困戶就業扶貧工作,除了采用本地就業和轉移就業相結合的模式推進就業脫貧外,此次揭幕的“扶貧車間”是利用塘仔村村內廢棄的校舍打造的,借助當地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把服裝加工品搬到車間,利用村內勞動力對加工品進行加工。車間內醒目地掛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等標語。
在縫紉機前仔細工作的是塘仔村的貧困戶歐先生,歐先生家中有5名小孩,妻子于十幾年前病故,多年來獨力照顧5個孩子,平時只能在家務農,一直未能到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轉移就業,家庭環境每況愈下。自從工作組在村內創立了扶貧車間,歐先生送孩子上學后,就可以到扶貧車間上班,做到了“家庭就業兩不誤”,歐先生從家里步行至扶貧車間只需十分鐘,非常方便。
黃老板是與扶貧車間合作的制衣廠負責人,已從事制衣行業十數載,創業前家庭環境也比較困難,由一臺縫紉機開始到現在已開設五家分廠,產品主要出口到西亞和北非地區,因近期業務量大增,需大量的貨品出口到海外。黃老板表示希望當地有更多勞動密集型、加工型企業在貧困村里設置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就近從事手工業加工等工作,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脫貧,不僅是增加收入
據了解,塘仔村現有勞動力貧困戶51戶265人,村內以農業為主,工業和商業基礎薄弱,村民就業選擇不多,大多以務農為主。創立扶貧車間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滿足貧困戶就近就業的需求,現扶貧車間以服裝加工為主,根據貧困戶的技術程度和工作效率,貧困戶每月收入可達2000-4000元。
有了這個車間,村民們終于可以在家門口工作了
大良扶貧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扶貧車間面積80平方米,第一期引進32個縫紉車位,已為塘仔村數十名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問題,下階段,大良扶貧工作組將利用村內更多的閑置地引入更多的縫紉機為有勞動力貧困戶增加就業崗位,讓貧困戶足不出村,便有活干,輕輕松松把錢賺。工作組將考慮與更多的企業合作,共同探索行業產業轉移,開拓扶貧產業之路。
為了鼓勵貧困戶積極工作,工作組打算設立專門的就業獎勵資金,表彰主動脫貧,工作出色的個人,務求通過就業切實為貧困戶脫貧。成立扶貧車間,不僅僅單純從經濟上提升貧困戶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讓貧困戶從中找到脫貧的方法,增加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從思想和意識上實現脫貧。(何淑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