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良社區龍舟宴
作為順德端午龍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龍舟宴與當日大良舉行的賽龍、游龍一樣,是端午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在當晚的近良社區龍舟宴上,城網君注意到,不論是住在社區的老街坊,還是附近的親朋好友,大伙紛紛趕回社區,齊聚一堂,一邊吃龍舟飯,一邊話家常,并為家人朋友祈福平安,場面既熱鬧又溫馨。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發揚龍舟文化,營造慈善氛圍,傳遞愛心力量,當晚的龍舟宴上還專門設置了投龍頭、龍船旗等傳統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了龍舟宴的文化內涵。
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龍舟宴不僅弘揚和傳承了端午傳統節日及龍舟文化等傳統文化,更令社區居民間的情感更加融洽和諧,為社區和諧發展提供助力。
除了龍舟飯,端午當天,大良金榜、大門、蘇崗等社(村)區還舉辦了端午游龍活動。城網君現場看到,大良河兩岸、伏波橋上、第一碼頭兩邊都聚集了眾多圍觀市民。“每年端午一定回來看龍舟。”蘇崗社區街坊林阿姨說。與專業比賽相比,大良河游龍多了些趣味,各村居派出的龍舟隊員并非清一色的青壯年,花甲老人、幾歲孩童等都可登上龍舟,體驗扒龍舟的樂趣。水中鑼鼓聲此起彼伏,岸上觀眾的喝彩聲也不輸陣。興致來時,龍舟隊員還會用船槳撩起河水澆向岸邊的觀眾。
容桂:超燃!44艘龍舟活動在容桂火熱上演!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感受節日氣氛,扒龍舟是順德市民最喜愛的端午活動。昨日(6月18日),2018年南區彩龍巡游活動、渡容水薈南山——容桂端午文化體驗活動在南區火熱開展,彩龍巡游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觀看,場面非常熱鬧。
兩岸觀眾在為龍舟活動吶喊
伴隨鞭炮聲,彩龍巡游活動正式開始。來自南區進仕廟、上街市齊天大聖廟等44支龍舟隊伍精彩亮相,河涌彩旗飛舞,槳影翻飛,鼓聲、吶喊聲、歡呼聲、船槳拍水聲,連成一片,場面十分壯觀。住在南區街坊陸阿姨告訴城網君,她已經觀看了兩個小時了,場面太熱烈,今年的端午節的活動太豐富了,每天“閑”不下來。
龍舟巡彩活動
彩龍巡游活動結束后,伴隨伴隨一聲響亮的槍響著龍舟如離弦之箭,在熱烈而富有節奏的鑼鼓聲中,迅速掠向江面,水面激蕩起陣陣波瀾。整齊劃一的手臂起落,船頭鼓手的正確指揮,恢宏壯觀的氣勢與場面,令在場市民嘖嘖驚嘆,報以熱烈的掌聲。船上的劃手們一聽到站龍頭上的領隊吹出長嘯的哨聲,便奮力往前扒!這個起步的過程俗稱“放頭”。
“今天的龍舟活動超燃,自己已完全帶入端午的氣氛中,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平時不應只知道游戲或者宅在家里,應該多了解多接觸中國傳統民俗,”來自廣州大學大二學生陳同學說。
勒流:五人龍舟直道競速,快!更快!
6月18日中午12點,順德勒流江義村帆船路直涌(江義小學公園旁),涌邊圍滿了村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
當日,文明順德·2018基層文體嘉年華“鄉村振興·龍騰勒流”—2018勒流街道龍舟文化月活動之江義村“五人龍舟直道競速比賽”在這里舉行。本次比賽共有38支隊伍參與,其中,村民組30支,企業邀請組8支,分組別進行競賽。比賽設兩條航道,每次有兩支隊伍較量,誰的“水上功夫”更厲害,一比就知道。
勒流龍舟協會當日揭牌成立
城網君在現場感受到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比賽中,河涌兩邊的觀眾目不轉睛地地盯著由遠及近的龍舟,直至越過龍門,隨之爆發出響亮的歡呼聲。江義村村民阿生說,劃龍舟是順德的傳統民俗盛事,今年村里在端午這個日子舉辦比賽,不僅節日氣氛濃厚,而且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點贊!
實力隊伍捧起冠軍獎杯
當日,勒流龍舟協會正式成立,江義村“美麗田園”項目及“我眼中的最美鄉村”攝影比賽也同時啟動。江義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海銘表示,活動舉辦的意義在于提振村民士氣,活躍鄉村文化氛圍,并借助活動的開展,讓村民對江義正在推進的“美麗田園”項目更加了解,增強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誰的“水上功夫”更厲害?比一比就知道
順德區農業局局長黃錦培,勒流街道黨工委書記朱藝婷,勒流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譚逢顯,勒流街道農業和社會工作局局長吳智力等領導也來到現場觀看賽事。
杏壇:廢棄龍舟活化,繪畫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端午假期,各地龍舟賽爭相開幕。大家除了給選手們加油鼓勁外,可曾注意過龍舟身上那些活靈活現的彩繪?6月17日,由古朗村委員會主辦的彩繪蓮艇畫端午活動在日東大夫祠堂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藝術人士來參觀交流。
在一座古香古色、歷史很厚重的日東大夫祠堂里排放著五艘龍舟,船面上的傷痕與這座日東大夫祠相得益彰,此時廈門理工學院教授,杏壇古朗人伍時雄正在專心的對一艘龍舟進行創作,伍時雄告訴城網君這里的五艘龍舟都是七八十年代留下來的,但是保存的都比較好,目前他們想把龍舟活化,讓龍舟以新的方式重新出現,同時希望能助力古朗村實現文化發展。
對于龍舟的創作,伍時雄說:“我們目前總共有五個人,他們都是我以前在繪畫活動中認識的,現在我請他們一起進行龍舟彩繪創作,他們馬上就同意了,對于創作的主題是無限制的,我尊重每個人藝術創作。”
目前正在做墻面繪畫的工作的伍偉健雄,他是古朗本地人,從事墻體畫創作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采訪的時候,伍偉健和他的搭檔正在畫龍舟設計圖紙,桌上擺放著十多個顏料桶,打算在龍舟上進行創作。“作為古朗人能為古朗的文化建設作出自己努力覺得很榮幸。”他說,“古朗的建設需要家鄉每個人的努力,特別是年輕人的參與,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智慧,為古朗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黃婷、蘇宏堃 通訊員謝鉅光)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