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社區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落成前,社區黨委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最終在多方配合下結出了閃亮果實。如今,中區社區黨委正不斷通過黨支部、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樓長四方群策群力,為居民解決‘最后100米’工作,讓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感。”大良街道中區社區黨委書記張繼忠表示道。
1月7日,廣繡公益示范基地在西山上筑小區揭牌成立。
1月7日下午,大良中區社區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在西山上筑小區揭牌。大良街道中區社區黨委書記張繼忠、中區社區黨委副書記潘妙群、中區西山上筑黨支部書記隋曉、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繡(廣繡)傳承基地負責人鄭乃謙、佛山市景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西山上筑業委會、大良友鄰-中片社工站代表出席活動。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開展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是為了讓西山上筑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體驗到、學習到廣繡技藝,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2022年,社區黨支部計劃開展4到5期廣繡興趣教學,目前廣繡1期已有20名社區居民報名參加,基地將按照班級授課的方式,為社區居民無償提供廣繡針法學習。
在揭牌儀式結束后,西山上筑小區業主代表尤勝利向中區社區黨支部送上錦旗,以表達社區黨委“為群眾辦實事、為百姓謀福利”的謝意。隨后眾人還一同參觀了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現場群眾熱情高漲,對即將開班的廣繡一期迫不及待。
一次突發奇想,促成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落地
如何讓西山小區居民生活得更幸福?隋曉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在一段時間里,他苦苦摸索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直到“廣繡”的出現。
說來也巧合,隋曉很早就與鄭乃謙先生認識。在一次工作交流中,隋曉突然發現,廣繡就是他苦苦找尋的“幸福法寶”。他將自己的想法與鄭乃謙交流,并與上級領導溝通說明,希望將“廣繡”引進西山上筑小區,切實為群眾“謀福利”、為百姓“辦實事”。這一提議,很快得到了社區黨委的同意。
眾人一同觀賞示范基地新搭成的繡架,并對精美的繡品贊不絕口。
談到示范基地的成立,隋曉感慨地說:“很多叔叔阿姨其實都有刺繡的愛好,我很早就在想,為什么不能讓他們把這個興趣變成一門手藝呢?通過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這個平臺,大家溝通更加順暢,鄰里關系更加和諧,切實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一舉多得。”隋曉還有一個心愿,那就是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社區活動讓西山上筑成為大良最幸福的小區之一。
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為民辦實事更接地氣
“通過這些活動,讓我們這些‘新順德人’更加了解順德,融入順德,鄰里之間更加和諧了,住在這個小區真好!”尤勝利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黨員,她跟著女兒搬來西山上筑居住,平常就有刺繡的興趣愛好,如今有了這個基地,讓她有更多姐妹一起交流、學習,生活也更加充實有趣了。
小區居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著廣繡針法。
“廣繡在順德有著悠久的歷史,順德更是全國四大名繡‘廣繡’的代表地區之一,但如今已經越來越少人了解和知道‘廣繡’,在西山上筑成立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讓廣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大良扎根,讓更多人通過廣繡愛上大良這座城市。”鄭乃謙表示道。
通過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三駕馬車”,創新住宅小區治理模式,更好發揮黨建引領對住宅小區治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中區社區黨委不僅在西山上筑開設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還在東城花園東興樓、東盛樓建立無障礙通道,改造提升東城花園黨建活動室,打造住宅小區黨建新品牌等,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贏得群眾的認可和點贊。
目前,中區社區廣繡公益項目示范基地第一期已經開班,現有學員20人,第二期也在籌備當中,優先服務對象為西山上筑小區居民。隋曉表示,未來將會逐步輻射到周邊小區,讓更多中區群眾享受到“廣繡”這一文化盛宴。
編輯:李俊杰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