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閉幕的順德區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強調“安全穩定是發展的基石”,需緊盯重點行業領域,加強綜合執法,敢于動真碰硬,推動問題標本兼治。大良街道著力筑牢特種設備安全底線,推動特種設備“精細化管理”,從行業亂象入手,大力開展叉車亂象治理攻堅戰。
“三無”流動叉車亂象叢生?
無牌叉車可以上路嗎?無牌叉車可以出租嗎?很多企業經營者有這樣的疑問,答案是否定的。
大良市監所從行業亂象入手,大力開展叉車亂象治理攻堅戰。
長期以來,叉車一直是特種設備監管的難點,未辦理使用登記、未經定期檢驗、未持證上崗問題突出,甚至有企業錯誤地認為,自有叉車在工廠內部使用,不上路就不違法,而臨時租用的叉車是否合規更與自身無關。
大良市監所副所長鄧健釗指出:“叉車屬于場(廠)內機動車輛的一種,規定僅在工廠廠區、旅游景區、游樂場所等‘兩區一所’范圍內使用,但叉車具有流動屬性,監管難度大,兩大環節問題較為突出,一是叉車使用環節,部分單位存在僥幸心理或者認識盲區,違法違規使用車輛;二是叉車租賃環節,市面上很多臨時出租的叉車都是未經檢驗、未辦理使用登記、人員無證駕駛的‘三無’叉車,事故風險很高。”
對癥下藥,精準破解叉車治理難題
“兩區一所”外的場所不應是叉車監管缺失的獨立“王國”,叉車的出租更不是治理盲區。市監部門進一步明確了物流園區、港口碼頭、專業市場、車站、倉儲等場所使用的叉車參照“兩區一所”納入監管范疇。
為根治叉車亂象,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大良市監所決定重拳出擊,采取“分區整治,穩步推進,鐵腕懲處,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扭轉叉車亂象,營造一個公平、良好的叉車經營環境。
召開培訓會議,給予技術指導。
大良街道召開了專門的叉車經營、使用單位整治動員會議,既是為了摸清轄區銷售、出租單位底數,也是為了強化使用單位安全意識,對主觀意愿消極的單位進行思想動員,對態度積極但執行力不夠的單位予以技術指導,嚴禁生產企業使用或租用不合規叉車,積極營造濃厚的叉車“大治理”社會氛圍,徹底清除違規租賃叉車的生存土壤。
1月12日下午,在大良某叉車租賃點檢查現場,檢查人員表示,叉車租賃市場是叉車整治的重點,平時道路兩側停放打著“叉車出租”小廣告的無牌叉車,極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違法行為的載體。“我們通過鐵腕整治,既要讓承租單位不想租,也要讓出租單位不能租、不敢租。”
鐵腕整治,叉車亂象才能“藥到病除”
目前,大良對紅崗、鳳翔、大門、五沙等多個叉車數量集中的區域開展排查治理,針對各叉車固定及流動出租點、物流倉儲、專業市場等重點場所重拳出擊,對“三無”叉車依法依規采取強制處理,嚴查使用未經檢驗、未辦理使用登記以及出租不合規叉車行為,聯合交警部門治理叉車違規上路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銷售、出租或者使用不合法叉車,最高罰款30萬元。大整治以來,執法部門共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14份,查封或扣押叉車21臺,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3宗,形成了強而有力的震懾,有效確保了整治效果。
執法人員敢于動真碰硬。
鄧健釗提到:“叉車整治需要全鏈條監管,銷售單位不是‘賣定離手’的責任旁觀者,需簽訂責任承諾書,有義務協助做好售后的檢驗辦證工作;出租單位不做‘一問三不知’單位,車輛合規、人員持證、不違法上路是基本要求;企業更要破除‘能用則用,臨時使用’的叉車違規使用僥幸心態,做到心中有法,車上有牌,人員有證。希望通過鐵腕整治,努力營造一個良性的、公平的叉車經營、使用環境。”
順德區目前致力于城市面貌的更新改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治水興城多駕馬車齊頭并進,特種設備治理亦是打造高品質安全城市的關鍵一環,為城市發展奠定安全基石。大良街道始終以防范和遏制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為根本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標本兼治,敢于動真碰硬,堅決打贏叉車整治攻堅戰。
編輯:鐘柳梅
來源:大良市監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