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午后,陽光正好。63歲的李橋興惦記著這溫暖的陽光,趁著天氣好麻利地給100歲的婆婆董燕才洗了個澡,然后認真地幫她手洗衣服。董燕才感到特別舒服,也特別舒心。這是李橋興全職照顧婆婆的第25個年頭,自從20世紀80年代結婚后,李橋興與婆婆相處一直融洽,一直是鄰里中的榜樣。
李橋興、董燕才合照
初見:婆婆宰了一只紅寶雞招待她
出生于1960年的李橋興原是大良大吉村人,20世紀80年代初,她在工作中認識了董燕才的兒子,后來二人投緣,便成為戀人。
“我還記得第一次到我老公家,他爸媽特意宰了一只紅寶雞來招待我。”李橋興回憶當年第一次見董燕才,臉上還泛起幸福的笑容。她說:“當年普通人家經濟條件不怎樣,招待客人的菜式都比較簡單,但能以一只紅寶雞來招待客人,可見對方是多么重視這場宴會。”
第一次見面后,李橋興和董燕才互相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彼此都感到都性格溫和,容易相處。
婚后:每逢節日必為公婆奉茶
1985年,李橋興結婚,婚后她始終秉承著順德媳婦的傳統美德。
每天早上五六點,李橋興就起床準備早飯。“那時的早飯,真的是煮飯,油鹽飯加一些青菜,有時還有大頭菜和咸魚。婆婆和我吃過早點就各自去上班,她去地里干活,我去單位工作,公公沒有在家吃早飯,因為他單位供應早餐。”
每逢正月初一、公婆生日等節慶,李橋興必穿上結婚時帶過來的簡約裙褂,為公婆奉茶。穿上裙褂為公婆奉茶是順德媳婦的傳統禮俗,隨著社會發展和外來文化的融入,一些媳婦已經將這個禮俗簡單化——不穿裙褂奉茶,但李橋興依然堅持以最傳統的禮俗來待公婆。
不但如此,李橋興在日常生活不但對兩老噓寒問暖,還能很好地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們。她的這些孝心,董燕才夫婦一直看在眼里,他們心里一直惦記著媳婦的好。
照顧:無微不至比母女還要親
“奶奶!”看見董燕才坐在午后的陽光里閉目養神,李橋興擔心她打盹時不小心跌倒,于是輕輕地呼喚了一聲。可以看出李橋興的眼里寫滿了對婆婆的愛。在日常生活中,李橋興也會時不時呼喚婆婆一聲。董燕才有時會看看時鐘,喃喃自語地念一下時間,李橋興就會表揚她說:“哈,奶奶很叻女,看時間看得很準!”這是看似普通的對話,成為了這對婆媳日常相處的親密寫照。
據李橋興回憶,董燕才年輕的時候在本地廟宇負責組織和統籌工作,但25年前不慎摔倒,做了手術后,就沒有繼續工作,安心在家養老。“那時我還有工作的,開始想請工人伺候奶奶,但回頭想想,請工人的價錢和我的工資相當,而且肯定是自己照顧會更加貼心,于是就決心辭職回家照顧奶奶了。”
每天,李橋興就照顧兩老的起居飲食。看似枯燥的生活,卻被李橋興干出了幸福感。十幾年前,公公年老去世。兩天后,李橋興就從二樓搬到婆婆的房間,每天陪她睡覺。“我擔心她突然感到寂寞,因為一直有爺爺陪伴,爺爺走了,她可能不適應。”就這樣,李橋興一直陪著婆婆睡覺。
“她有時候像個孩子,睡著睡著,被子會掉到地上,我就幫她撿起來,叮囑她要注意保暖。”李橋興每個晚上都醒來幾次,摸一摸婆婆,看看她被子有沒有掉。最近婆婆的腳趾有點浮腫,她細心地給奶奶擦藥油。夏天的時候,婆婆受不了普通的冷氣機溫度,于是李橋興就陪她一起將冷氣調至28至29攝氏度。
李橋興一邊是對婆婆的幫忙,另一邊也刻意讓婆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時婆婆上廁所,或者到天井曬太陽,她都放手讓婆婆拄著拐杖慢慢走,她跟在后面,寸步不離,以防萬一婆婆突然沒力氣也可以接住。“必須要讓她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獨立,這樣才不會老得太快。”李橋興說。
風景:人力三輪車上的婆媳愛
在古鑒村的一些喜慶活動上,如老人節派禮品現場、村里做大戲的現場等,我們都能看到一輛人力三輪車的身影,那是李橋興載著婆婆出來感受熱鬧的氣氛發。
初春的這個陽光正好的午后,李橋興為婆婆洗完澡,然后幫她穿戴好,確認婆婆夠暖和了,就將人力三輪車推出來,準備帶婆婆出去逛一下。她將三輪車固定好,然后在上面放一張小板凳,扶著婆婆慢慢坐上車。待一切準備好,她就帶著奶奶出門去。
李橋興為婆婆洗完澡,穿戴暖和,扶婆婆穩坐在三輪車上,外出溜圈
初春的陽光打在三輪車上,前面是媳婦放慢速度的蹬車,后面是婆婆享受陽光和四處看看。她們的三輪車路過村里的大木棉樹,走過市場,穿過活動中心,要是遇上婆婆認識的熟人,李橋興就停下來,讓婆婆和熟人閑聊一會。到了差不多要煮飯的時間,她就征詢婆婆是不是要回家煮飯了。
媳婦放慢速度的蹬車,婆婆穩坐小板凳
幸福:天倫之樂就是彼此念著對方的好
董燕才一直生活在幸福中,因為有一位如此孝順的兒媳婦細心照顧著。每當別人問她兒媳婦好不好,她臉上就洋溢著幸福的甜蜜。
李橋興說:“你對人好,人對你好。而且,奶奶是我們的家人啊,照顧好奶奶也是我們的福分。”她說婆婆是個有福分的人,一生育有三兒四女,現在已經有20個孫子,27個曾孫,玄孫也正在來的路上。
董燕才雖然是過百歲的老人,但她的確耳不聾眼不蒙人也不懵,頭腦還非常清晰,這與兒媳婦李橋興對她的照顧息息相關。李橋興說:“天倫之樂就是彼此念著對方的好。”
全家福
這幸福的一家人,如今已成為鄰里之間的榜樣。這榜樣的力量也一點一點地影響著村內家庭,帶動“孝道”成為村內家庭的家風,也讓后背明白孝道的意義所在。
編輯:張紫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