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和新評價下的“四有”課堂是什么樣的?日前,大良街道首屆“教育創新月”模塊三“四有”課堂展示活動在華僑小學舉行。現場以課堂展示、圓桌論壇、專家講座形式,探討新形勢下新課堂的形成和新教師的成長。
圓桌會議。
理念落地,煥新教師內能
本次會場展示課以華僑小學陳韞璘的小學數學課堂和順峰中學赫新玲的初中數學課堂為教研范例。兩位老師注重課堂學生思維的生成,精巧的活動設計助推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掌握學科知識,充分體現出目前大良“四有課堂”的要求。
據悉,本次“四有課堂展示”共有15節街道教研課進行線上線下的廣域交流,涵蓋全學段全學科,同時以展示學校作為支點,邀請大良名師進行經驗總結和學科分享,主打鎮街教育教研活動,將教研交流互動做到最強共享,以深入推動全鎮街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引導教師關注新課堂、學習新理念。
“四有”課堂展示。
同行辯思,深促教育反芻
在關注學生素養提升的現在,大良教育呈百花齊放之態,大良各校各學科關于“四有課堂”的做法有著自己的成功的案例。
本次圓桌論壇邀請鳳城實驗學校張娟、云路小學趙飛、順峰小學張海霞、華僑小學陳韞璘、順峰中學白若華精煉總結學校做法,有激情、有理性、有反思、有溫度,從新教師的課堂實踐到教育理念的落實,從資深教師的自省反思到教育管理者的布局和調整,幾位教師的分享是大良教育人思考和成長的縮影,論壇現場理論和實踐并行,情懷和反思齊飛。
名家指引,點燃教育熱望
除了推出大良省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名師系列的交流分享,本次活動還邀請到江蘇省鎮江市教師發展學院徐明院長剖析現今教育熱點,辨明教育方向。
專家講座。
徐明妙語連珠、幽默風趣地指出現今課堂存在的弊病,對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能力的提升提出接地氣、有實效的建議,從“為什么新課標成了陌生人”、“為什么教育那么難?”、“為什么教師那么累?”“新課標到底意味著什么?”等幾個方面展開,鼓勵全體教師立根基、變思維,徹底煥新思維,讓對新課標的實踐成為教師日常的新自覺。
教育的命脈在課堂,課堂的關鍵在教師,大良教育創新月“四有課堂”展示關注教師,聚焦課堂,將一門課程資源納入全大良教師學習平臺,實現了課程—研訓—學習的一線貫通,打造了線上溝通交流的“學習交流圈”,進一步提升了本次活動的全納性、輻射性和拓展性,進一步推進大良教育課改,煥新大良教育的內能,讓大良教育在新課改新評價背景下穩而致遠。
編輯:張紫雯
通訊員:譚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