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歲的陳婆婆在用電腦玩游戲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麥惠慧) “他們那一代人,流了很多血汗,付出很多努力,才有我們今天的生活,所以很感謝他們。”杏壇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吳浩然說出自己加入社工行列的初衷。
吳浩然口中的“他們”不是誰,正是中心老年大學的學員們,他們都是來自杏壇各村居的退休老人。
11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杏壇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一進門便看見羽毛球場上兩位年齡相當的阿姨在相互廝殺,戰況好不激烈。黃姨說,她和朋友梁姨一有空就到這里打羽毛球,“很好玩,也很開心,很感謝有個這么好的地方供我們學習玩樂。”
樓下有黃姨她們在揮灑汗水,樓上舞蹈室里也有以麥姨為代表的退休婦女在跟著錄像帶學跳舞。“今天不是上舞蹈課,我們就自己看著錄像帶練。”麥姨向記者介紹,上課內容是按課程表安排。記者詢問得知,她們的年紀都在60歲以上,但看著她們靈活的動作,歡樂的笑臉,還是如年輕人一般充滿活力。
“妹妹,過來幫我弄一下電腦。”記者經過多媒體活動室時,被一位老人喊住了。原來,這是供老人們學習玩樂的電腦室,記者看到十多位上了年紀的婦女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腦,手指不時點擊一下鼠標。來到陳婆婆身邊,記者按她的要求幫她找出蜘蛛紙牌這個游戲。“我最喜歡玩這個游戲了,自從這里開了這么多活動,我就天天來。”陳婆婆今年已經76歲,仍然每天到中心參加活動,“能學習,又能交到朋友,我們老年人最喜歡了!”除了陳婆婆,其他老人都很感謝能有這么一個地方,讓他們繼續學習,充實生活。
“開展這類教學是讓退休老人老有所為,多跟社會接軌,體現老年人的價值。”吳浩然說,現在很多退休老人生活單調,開辦教學,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多學習新鮮事物,另一方面能讓他們互相間交朋友,“很多老人家都跟我說,自己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和家人相處也更加融洽了。”
目前為止,登記學員已由一開始的幾十個到現在約200人,學習課程包括唱歌、跳舞、球類項目、電腦課等。吳浩然說,老年大學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導師和資金不足,學習以康樂形式居多,老年學習教程安排較少,“老年大學是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正一步步前進。”吳浩然表示,通過今年8月成立“夕陽紅”會社,老年大學的進程得以推動,現正將“夕陽紅”會社注冊成為社會認可的組織。“希望以后能釋放更多能量,以老年人幫扶老年人,傳遞感恩之情。”
■記者手記
今日是感恩節,這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但我覺得,順德人也應過感恩節,而父母,是我們最應感恩的人。我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為我們現在的生活付出的辛勞和血汗難以計數。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種,最關鍵的是,我們應盡一己之力,給他們更多關愛、更多幫助,讓他們感受到,在步入老年之后,他們仍可通過老年大學等途徑安享晚年,繼續擁有一片絢爛的天空!
(編輯: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