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專家認為,雖然我國行政審批事項經過數輪改革已經大幅減少,但今后行政審批制度如何繼續“瘦身”,不能只由審批主管部門自己說了算,還需要政府通盤考量、統籌規劃,更加系統地、完整地向前推進。
11年“瘦身”近七成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成為其中重要的環節。“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政府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經過數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近年來國務院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審批事項大大減少,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的規范性、公開性等也大大提高。
隨著今年8月,國務院決定取消和調整314項部門行政審批項目,行政審批“瘦身”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自2001年以來,國務院已先后六批取消和調整了2497項行政審批項目,占原有總數的69.3%;31個省、區、市取消和調整了3.7萬余項審批項目,占原有總數的68.2%。
中國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尤其在投資體制領域,改革以前的2002年,原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共審批1400多個項目,改革以后,發改委年均審批核準590個項目。審核項目的數量下降了60%,企業投資部分全部不再搞審批,而是搞核準制。其中一些重大的需要核準,80%以上是由自己來進行備案。通過這樣的改革,進一步釋放了中國的經濟和市場以及企業的發展活力。同時,注重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嚴格市場監管,及時糾正市場失靈,保持了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地發展。
不能僅靠權力部門自己削權
“國務院多次消減行政審批做出了不少成績,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主任丁茂戰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仍然普遍存在。雖然裁減了審批項目,但很多地方政府轉化名目,比如將審批改為備案,同樣需要履行多項手續,其中也還是隱藏不少“吃、拿、卡、要”等腐敗問題;有的還把留下的審批項目進行拆分細化,同樣給市場主體帶來不少麻煩,這些從根上說還是政府職能轉換不到位所致。
事實上,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作為行政審批的主體,改革就是削減手中的權力,因此他們往往也是改革最大的阻力。汪玉凱表示,過去減少的行政審批項目,多數可能是各個部門來報的,所以避重就輕的問題比較嚴重。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取消的2500多項,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那些沒取消的。”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雖然看起來70%左右的行政審批被取消了,但是僅僅從數量上來看的話,是看不到它的含金量的,因為跟政府相關部門利益攸關的很多是最難取消的。也就是說,最難取消掉的是留在后面的。對政府來講,跟政府利益關系最大的都是留在后面的,所以我們更重要的要看未來30%多如何來取消。
改革須系統整體推進
“從目前來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還存在一些難點。”丁茂戰表示,首先,政府的職能轉換沒有到位,沒有真正做到服務型政府,才會有大量行政審批制度的存在;其次,目前這種體制改革過程中思維、文化的熏陶,有些人把權力作為腐敗謀取私利的手段;第三,機構設置不科學,比如說一個項目有很多部門插手,部門之間互相推脫牽制,讓市場主體焦頭爛額。所以十八大指出要把政府市場的邊界關系處理好,只有這樣,行政體制改革才抓到根上了。
丁茂戰認為,最根本改革的還是要從中央帶頭,才能上行下效。不僅要從數量上大規模裁減審批范圍,而且政府各個職能部門之間要做好協調,避免扯皮,提高行政效能,才能使審批這項工作能夠讓市場主體滿意。此外,還可以樹立起典型,總結經驗進行推廣。比如說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成立職能審批局,該區將發改局等22個區政府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整體劃轉至該局,不用再回原職能部門審批,使得政府行政審批和監管相互分離、相互制衡,實現了高效透明,達到真正方便群眾的目的。
“最終的市場化改革,還是要通過政府的職能轉變和機構調整來解決。”丁茂戰認為,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就是經濟轉型不到位,所以說下一步政府機構改革就需要考慮政府究竟能干什么,究竟需要設定哪些部門。如果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調整到位了,行政審批瘦身也自然不成問題了。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