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練習書法、寫字,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湛承姝)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教育部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書法教育教材的審訂工作預計將于今年11月展開。
此舉是針對早前在中小學里設置的書法課執行情況而出。據悉,從2011年起,教育部便開始研究設置中小學書法教育課程,并于今年2月正式出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各學校從小學三年級起要開設專門的毛筆書法課。但由于專業師資匱乏、沒有統一教材以及應試壓力等現實原因,政策執行狀況,在全國都并不理想。
事實上,早在教育部推行該課程之前,順德便根據廣東省于2007年秋季的發文,率先在全區中小學開設書法課。每周一節書法課,書法教程全省統一,教學亦納入教學質量考核體系。
全區中小學,每周都有一節書法課
順德教育局副局長郭金元介紹,其實順德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轉發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在順德中小學一至六年級內每周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書法理論課程、硬筆書法、毛筆教學均是課程內容。
順德區各學校還在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中結合學科特點及本校文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書法比賽。據了解,倫教小學就定期將優秀書法作品張貼在宣傳欄、校道上,通過不同的形式對孩子的書法興趣進行培養。而一向對書法教育較為重視是嘉信西山小學,每日十分鐘、每周一節課的書法課程安排,亦是堅持了十一年之久。全校老師每年的書寫考核、春節寫春聯、書法作品展覽等活動,亦是學校常規性工作。
“高考前,我們班主任每周都會安排給我們練字,為的是不讓字跡拉低高考分數。”曾就讀于大良實驗中學的麗穎認為,從娃娃抓起的書法課程,很是值得繼續推行。
成立書法委員會,以點向面進行推廣
但在書法課的推行中,師資問題是全國各地學校的一個共性障礙。
為了更好推行順德中小學書法課程,順德還在眾多教育協會當中,成立了寫字與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以嘉信西山小學作為召集點,匯集區內其他學校,組成的該學術委員會致力于探索書法課開展的模式,研究如何借鑒吸取各校的經驗,更好地讓書法課進入課堂的。
“師范類院校沒有專門的書法專業老師,所以我們就邀請順德本土著名書法名家作為協會的顧問和兼職教師,以成立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的方式,作為示范點來進行推廣。”
對于順德書法課推行現狀,陳村小學一位語文老師建議,各校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書法教育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寫字技能和書法教學水平。“可以通過組織一些書法基本功大賽,鼓勵教師苦練寫字等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