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舉·感動樂從
——2021尋找身邊的感動
什么是感動?
2021年,在樂從這片熱土之上,感動是無畏疫情的堅守一線,是長久歲月間的默默堅持,是直面危難的義無反顧,是發揮余熱永遠為黨旗增光輝……
“凡人善舉·感動樂從——2021尋找身邊的感動”已溫暖啟程,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些閃耀的名字,傾聽他們的故事。
第三期
桑榆非晚 篤行不怠
——樂從小學退休校長林仲權側記
眼前這位頭發花白、專注于做課件的長者,就是林仲權。老花鏡,手寫板,顫巍巍地逐字書寫。一個10頁以內的課件,林仲權要花去近1個月的時間。然而,他卻樂此不疲。這天,林仲權和妻子梁定華又來到了樂從小學,為孩子們講述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奔小康的故事。
1963年,18歲的林仲權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回到家鄉沙滘中心小學任教。風華正茂的他開始和教育結下不解之緣。“壓力很大,作為中心小學的校長,整個中心小學交到我手上,敢不成功嗎?一失敗的話是整個鎮的面子問題。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么多學生家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林仲權依舊感慨良多。
大刀闊斧推教改
頂著重重的壓力,林仲權橫下一條心,大刀闊斧推行教改。他在樂從率先提出“教學大循環”的教學模式,即讓老師從低年級一直帶班到高年級,以充分了解學生在每一個階段的心理發展和學習能力。創新的教學模式推行起來自然不易。林仲權找到學校老師們逐一做工作,身為教師的妻子梁定華更是主動參與,做出表率。同時,林仲權還利用假期,多次帶領教師到浙江、潮州等地進行觀摩學習,不斷積累經驗并加以推廣。“教學大循環”模式在樂從中心小學破土發芽,并終獲成功。
因為大膽創新的教學模式和隨之而來的杰出教學成績,樂從中心小學多次被評為佛山市文明學校、教育先進集體、佛山市一級學校。而林仲權也先后獲評“普教系統先進工作者”、“佛山市優秀校長”、中國少年先鋒隊“星星火炬”二級獎章等多項殊榮。
樂從小學語文老師鄧玉宇從19歲便進入樂從中心小學教書,在她的回憶中,林仲權對當時的自己非常信任,讓她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而整個過程中,鄧玉宇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我自己的教育生涯就是他一直在陪伴著我,我自己的成長也是他一直在幫助我,所以我特別感動。”鄧玉宇如此說道。
以人為本育桃李
四十二年的教育生涯,在林仲權的內心,最感欣慰的莫過于見到自己的學生褪去年少青澀的模樣,長大成才。一約既定,萬山無阻。在職時,林仲權率先垂范、以勤精業;退休后,林仲權退而不休、情牽教育。身為樂從鎮關工委副主任,他的身影始終出現在教育第一線,不斷探索關愛事業的新舉措、新辦法,向青少年傳播正能量。同時,他更是將自己畢生的教育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教師,希望他們始終堅守一方教室,為樂從的教育事業奉獻力量。
據樂從小學校長梁德初回憶,林仲權曾擔任過數所學校的校長,在樂從小學工作的時間是最長的。在樂從小學,他帶領學校不斷改革創新,不僅把樂從小學辦成佛山市的先進學校,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師和學校管理干部,對現在管理學校和提升教師能力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現在他還經常來學校做德育和教學講座,用紅色故事教導孩子們,從小培養好思想、好品德、好習慣,這也給我們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梁德初介紹道。
近年,年逾古稀的林仲權身子骨不似以往硬朗,但他依然掛心樂從的文化事業。在每年的樂從鎮文化融合創新中心評審會上,林仲權總是滿腔熱忱地為各類公益項目出謀劃策。他希望有更多的樂從人挖掘本土文化、創作文學作品、撰寫樂從故事,并推薦給學生作為課外讀本。
聽從己心,林仲權將教育精神深深融入了自己的血脈和生活。他堅信并踐行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東隅已逝,但桑榆非晚;
行遠自邇,且篤行不怠。
這就是傾心教育、慎終如始、
踔厲奮發的林仲權。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樂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承辦單位: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
協辦單位:佛山電視臺 樂從鎮文化融合創新中心 樂從慈善會
贊助支持單位:樂從鋼協社會貢獻獎勵基金
來源:樂從鎮宣傳文體旅游辦公室
編輯:梁敏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