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佛山市順德區實驗中學高一3班的蒙幸軒、李子灝、林楚喬等7位同學創作了一期特殊的黑板報。
據小組長蒙幸軒同學介紹,學校開學時,校長周暉給全校同學上完開學第一課《我的中國心》后,她就牢牢記住了“擁有一顆中國心首先是要擁有一顆愛國心”。
此次慶祝中秋佳節,當班主任林銳老師給她們小組布置中秋節黑板報任務時,她聯想到天上的月亮都有圓滿的一天,那么隨著我們國家越發繁榮和富強,祖國一定可以也必然會實現統一。她把這個想法和小組的其他同學交流后,得到其他同學的強烈支持。隨后他們花了兩天的課余時間,制作了一期“天上月常圓,神州定一統”的黑板報,借此表達他們青年學子對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熱切期盼。
在板報上,除了鮮明的標題外,她們繪制了象征中秋佳節的圓月和嫦娥,寫上了聞一多先生的詩作《七子之歌·臺灣》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在板報的下方則從左到右點綴了臺灣地區最早的管理機構——元代澎湖巡檢司、鄭成功將軍的雕像、開發建設臺灣的淮軍將領劉銘傳、汪辜會談和九二共識、《反分裂國家法》等內容,可謂是拳拳赤子心,筆筆愛國情。
據一同完成創作的李子灝同學介紹,他們的板報設計得到了班主任林銳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之所以有這樣的創作想法也和林老師有很大關系。
林銳是一名歷史老師,來自廣東省粵北地區的蕉嶺縣,該縣是晚清愛國詩人、抗倭保臺義士丘逢甲的故鄉。林銳開學向同學們做自我介紹時提到了丘逢甲,丘逢甲抗倭保臺的事跡和廣為流傳的詩作《春愁》便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子灝說,他們覺得,作為青年學子的他們毫無疑問也應該以丘逢甲為榜樣,把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作為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個普天同慶,闔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相信全天下的中華兒女也和順德的青年學子一樣,熱切地期盼國家早日實現統一,民族團圓。也相信,有這樣愛國向上的青年學子,國家未來必然能夠實現統一。
來源:順德區實驗中學團委
編輯:劉盈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