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第一批17個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涵蓋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改革用人評價等方面,為方便社會各界詳細了解改革動態和供各地各校學習借鑒。順德區是如何大力構建發展性德育評價新樣態的呢?一起來看看。
佛山市順德區大力構建
發展性德育評價新樣態
佛山市順德區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工作路線,著力構建區域發展性德育評價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發展性德育評價長效機制。
科學構建發展性德育評價機制
一直以來,順德區堅持把德育工作成效作為衡量立德樹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在評價機制的構建上,本著“目標有導向、過程可調控、結果能應用”的原則,先后研制了《順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動計劃(2019—2021年)》《順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管理規程》《順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評價標準和辦法》《順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績效評估工作實施方案》《順德區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評價方案》等系列考核標準,為全區德育評價工作的實施做好頂層設計,提升德育評價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效性,較好地引領全區德育評價工作高位發展。
整體規劃發展性德育評價體系
順德區堅持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個體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了貫穿德育工作始終的發展性德育評價體系。
宏觀上,縱向構建了“三級”德育評價體系,包括區級層面的“德育年度績效評估”、鎮街層面的“德育工作年度評價”和學校層面的“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質量進行整體性評價,注重銜接,驅動發展。
順德區“三級”發展性德育評價體系
微觀上,橫向推進德育示范校、德育實驗校、德育特色品牌、德育先進鎮街、德育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涵蓋區域整體,涉及德育工作的評選活動,相關項目的評價既有關聯又有所側重,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培育先進、樹立典型、以評促建上。
建立培養發展性德育評價隊伍
德育評價工作專業性強,講求規范性、嚴謹性、科學性,需要一支業務能力強的評價專業隊伍作為支撐和保障。順德區自2014年起就率先組建了一支以校長為主體的專職督學隊伍,長期負責學校德育工作過程性和終結性督查評估,發揮出了較大的作用,目前,這支隊伍已有200余人。此外,全區230所學校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作為第三方長期參與學校德育評價工作,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長效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順德區還在2012年成立了中小學德育研究會,在2014年成立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在2018年成立了德育中心教研組等專業的德育研究與指導機構,強化德育評價體系的構建、實施等方面的研究與指導。這一支業務能力強、素質高的德育評價隊伍,為區域德育評價工作的長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豐富完善發展性德育評價方式
在德育評價的方式上,順德區注重評價方式的廣度、縱深度以及周期性。在學校德育評價的廣度上,由傳統的政府部門自上而下單一的評價,發展為政府、督學、學校、家長和社會第三方機構廣泛參與的多元評價方式,切實提高評價的科學性、針對性;在評價的縱深度上,構建了從學校自評到鎮街初評,再到區層面復評的螺旋上升的三維評價方式,使德育評價既能尊重主體,又促進發展,起到激勵、強化的作用;在評價周期上,實施政府督學不定期常態化開展德育評價督查,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同時開展專項性的德育評價工作,強調評價的針對性和聚焦性,再就是注重年度終結性評價,每學年度由政府組織開展覆蓋全區的終結性評價,強調整體性和結果性,強化了德育的全過程評價,實現了德育評價的多樣性、動態性和整體性。德育評價方式的多元多樣,為評價的系統性、精準性、發展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重視發展性德育評價結果運用
一直以來,順德區堅持“評價—分析—反饋—應用—發展”的德育評價工作思路,抓實落細德育評價的每一個環節。在德育評價結束后,一方面依據評價結果,確定“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的學校比例,同時將評價結果進行公示。每年度的評價結果公布后,政府會將每個鎮街以及相關學校的德育評價情況整理成詳細的評價分析結果文本,以文件形式反饋學校,并抄送各鎮(街道)教育局。同時,區教育局組織召開德育評估結果分析報告會,詳細剖析評價情況,反饋評價問題所在,指明改進方向。學校也能根據評估報告的意見建議,及時修訂學校發展規劃或年度工作計劃,將改進計劃和改進情況納入下一年度的自評重點。各鎮(街道)教育辦負責指導和督促學校改進落實,并對已評估學校的改進情況組織專項回訪,回訪報告反饋給區教育局,進而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歷經探索與實踐,發展性德育評價作為順德區衡量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體檢儀和指南針,成為了推動順德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動力,發展性德育評價所構建的體系和內容,較好地指引了區域德育工作科學、有序發展,所凝結的經驗成為了可供復制的樣本。
探尋豐富多樣的特色德育模式
近年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北滘鎮中小學打造“微行種德”德育品牌。
“微行”意即簡易的、微小的、精細的行為、實踐。“種德”一詞源于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北滘碧江的種德堂。種德堂是為了紀念蘇東坡之孫、碧江蘇氏始祖、順德科舉第一人、宋朝抗金英雄蘇太尉蘇紹箕公而建的。“種德”指將道德像春天播種種子一樣種植在人們的心田里,讓它生長為良好的品行、美好的心靈。
北滘鎮各中小學結合學校自身教育發展規律,通過開展“常規+特色”系列德育活動,打造有北滘教育文化屬性和內涵的“微行種德”德育品牌。
“微行種德”德育品牌以“一項課題研究為引領、四個行動計劃為落實、一套評價體系為反饋”的“141”的工作模式為實施路徑,推進品牌創建工作。
“微行種德”德育品牌建設推進有力,活動精彩,成果豐富,在北滘鎮的總體德育框架下,各學校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
北滘鎮“微行種德”德育基地的建成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發展平臺。
在“微行種德”實施規劃指引下,遴選成立北滘鎮德育骨干班,定期研修提升,培育了一批有引領作用的省、市、區名班主任、名教師(工作室)。
容桂高黎小學則立足于自身條件與資源,實踐中創新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真善”德育課程,引領學校德育工作特色化發展,高質量實施。
高黎小學“真善德育”年級發展梯級
學校不斷豐富和優化“真善德育”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一是將真善育人元素與傳統節日相結合,形成了系列的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并制定了全年的活動方案加以實施和推進;二是實施“我為真善代言”的年級德育宣講教育活動,讓師生家長共同策劃和參與“真善代言活動”,形成了家庭和學校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圍;三是積極開展“真善”德育實踐體驗活動。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浸潤式的德育課程,培養學生的“真”“善”品質。
高黎小學“真善德育”優化了學校的德育工作模式,給學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有效促進了學校德育優質、特色、可持續發展。
編輯:劉盈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