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科學強智。今年4月,順德區教育高質量大會上,順德少年科學院正式揭牌成立,拉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行動序幕。5月,順德少年科學院再次迎來新動作,2所分院,41所基地校正式授牌成立,打通全學段拔尖人才培養的“綠色通道”。
5月24日,順德區少年科學院分院、基地學校授牌儀式暨順德一中高質量發展報告發布會在順德區第一中學禮堂舉行。順德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海源,副局長李翠芬,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何小亞等領導嘉賓、全區600名教育工作者及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1+3+N”體系
順德打通全學段拔尖人才培養“綠色通道”
2所分院授牌。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僅是學生需要,也是國家需要,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順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全學段搭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體系,成立順德少年科學院,構建拔尖創新人才“1+3+N”的培養體系,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
何為“1+3+N”的培養體系?“1”是順德區少年科學院,“3”是順德一中少年科學院、華東二附中美的高中少年科學院、國華紀念中學少年科學院;“N”是一批初中特色學校和小學信息學或數學教育基地校。其中,華東師大二附中美的高中少年科學院將側重于開展五大學科的競賽項目,順德一中少年科學院和國華紀念中學少年科學院則側重于開展強基計劃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少年科學院院長聘任(左一為李翠芬)。
高樓要建好,基臺要搭好。當前,順德少年科學院如何運作?會上,李翠芬對《順德區少年科學院建設工作方案》進行解讀。據介紹,接下來,順德科學院將以“思政鑄魂、五育融合、科學規劃、貫通培養、區級統籌”等5大工作為原則,并以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機制為主要目標,在課程建設、教學規劃、人才選拔、師資培養、評價機制等方面加強設計,形成六大工作任務。
就具體而言,順德將建立若干小學初中基地,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構建小、初、高銜接的課程體系、培養體系和選拔體系。其中,在小學階段重點開展與數學、科學、信息科技素養相關的展示,初中階段重點開展與語文、數學、物理、信息科技素養相關的展示活動,兼顧展示與培養的雙重作用,高中階段則開展五大學科競賽,層層遞進,不斷為上一級學科競賽選拔人才營造區域培優良好氛圍。
專家團隊聘任。
此外,順德區少年科學院還將與優質高校協同培養,并通過“430”課程以及社團活動發現拔尖創新人才苗子,引進高水平學科競賽教練,開展五大學科奧賽、強基計劃,實施個性化教學,開辟學生高考新賽道,向頂尖高校穩定輸送拔尖人才。
41所首批基地校授牌
拔尖人才區、鎮、校聯合培養的順德模式形成
串珠成鏈,聚力向前。為更好發揮順德區少年科學院對拔尖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順德將從全區遴選一批硬件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課程開發能力突出的優質中小學,設立數學、物理、信息學和科學學科基地學校,著力壯大培養“塔身”,夯實培養“底座”。
首批基地校授牌(第一、二批次)。
當日,李翠芬被正式聘為區少年科學院院長,順德區第一中學和國華紀念中學分別正式授牌少年科學院分院。同時,58位專家團隊代表獲頒聘書,標志著順德區在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深化與優質高校合作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
全區共有41所學校成為首批基地校。
此外,順德一中外國語學校、順德區京師勵耘實驗學校、順德區西山小學等41所學校成為首批基地校,覆蓋小學到初中的數學、物理、信息學、科學等學科領域,共計60個項目,拔尖人才區、鎮、校聯合培養的順德模式形成。接下來,區少年科學院將帶領基地校與華東師大二附中、巴蜀中學等國內培優學校深入開展拔尖人才培養的合作,旨在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拔尖人才全鏈條式聯合培養模式。
“梯云”大講堂開講
順德一中高質量發展新邁步
當日,會上還舉行了“梯云”大講堂命名發布儀式。“梯云大講堂”的命名發布,寓意著順德教育在培養未來的社會棟梁之材上將攀登新的高度。發布會后,何小亞教授以《數學與數學學習漫談》為主題,作為“梯云大講堂”的首秀,為這一系列學術盛宴拉開了序幕。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順德農商銀行對少年科學院予以大力支持,每年捐贈280萬元支持發展,體現了本土熱心企業的教育情懷和擔當。
會上還舉行了“梯云”大講堂命名發布儀式。
此外,順德一中作為順德教育的“龍頭校”之一,順德區第一中學黨委書記謝大海現場發布了順德一中高質量發展報告,進一步彰顯了該校在提升教育質量、優化教學模式上的堅定決心。
順德一中高質量發展報告發布。
謝大海以“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設灣區一流品質高中”為題,圍繞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具體舉措三個方面詳細解讀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高質量發展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行動方案。他表示,順德一中將擔當區域龍頭標桿學校責任,逐步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中路徑”,為順德創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貢獻“一中力量”。
順德區通過系列舉措,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多層次、寬領域、高標準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建立健全“小初高”一體化育人、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等機制,逐步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學子,為順德創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貢獻教育力量。
■附首批順德區少年科學院41所基地校名單(名單按照領取牌匾順序)
第一批8所學校:
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順德區第一中學西南學校、順德區京師勵耘實驗學校、廣東順德德勝學校初中部、順德區大良順峰初級中學、順德區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北滘學校、順德區拔萃實驗學校、順德區陳村陳惠南紀念中學
第二批9所學校:
順德區均安鎮文田初級中學、順德區龍江外國語學校、順德區倫教翁祐實驗學校、順德區美辰學校、順德區容桂外國語學校、順德區杏壇實驗初級中學、順德區英華學校、順德養正學校、順德區樂從沙滘初級中學
第三批8所學校:
廣東順德德勝學校小學部、順德區北滘鎮承德小學、順德區本真未來學校、順德區陳村鎮新圩小學、順德區陳村鎮中心小學、順德區大良實驗小學、順德區均安鎮順峰小學、順德區均安中心小學
第四批8所學校:
順德區樂從小學、順德區樂從鎮東平小學、順德區勒流育賢實驗學校、順德區勒流中心小學、順德區龍江城區中心小學、順德區龍江實驗學校、順德區倫教荔村小學、順德區倫教培教小學
第五批8所學校:
順德區西山小學、順德區容桂高黎小學、順德區容桂容山小學、順德區容桂泰安小學、順德區容桂小學、順德區天連小學、順德區西山小學高新區學校、順德區昌教小學
編輯:劉遠雄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