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陳村勒竹小學的創辦歷程追溯到建國之前,當時是設立在鄉間的私塾。1950年在政府的幫助下,興辦一所正式的小學,校名為“順德縣第三區第二小學”,校址設在勒竹鄉“三王祠”。1952年,全縣整頓小學,學校正式更名為“勒竹小學”,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設初小4個班。1967年春將勒竹小學易地重建,占地面積4725平方米。1969年興辦了戴帽子初中一年級,小學改為5年制,實行了7年制教育的同時實行民辦公助。1983年初中班與小學分家。1985年恢復了小學六年制,1992年,勒竹鄉政府與陳村鎮開發公司達成協議,勒竹鄉出讓土地,發動社會各界人士、海外華僑、港澳同胞捐款重建勒竹小學,共籌得款項225萬元建校資金。1993年,新校落成,校舍占地面積11032.8平方米。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現在順德陳村勒竹小學校園占地面積12232.8 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7.93平方米,建筑面積3660.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 8.36 平方米。學校綠化率達100%。整所學校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給師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
順德陳村勒竹小學以“唯嚴、唯勤、唯實、唯細”的校訓和“誠實、活潑、勤學、進取”的校風、倡導“奉獻、愛生、求實、創新”的教風勉勵師生,在良好的校風熏陶下,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順德陳村勒竹小學的行政和教師干群同心、積極進取,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最高目標,以德育管理工作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初步形成以大課間跳竹桿舞活動特色,促進整體發展,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成績喜人。
在創建學校特色中,取得較好的成效。順德陳村勒竹小學以“竹文化”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的契機,結合學校實際,營造濃厚竹文化氛圍,拓展竹文化課堂,開展竹文化專題活動,逐步形成竹韻文化的校本課程。使學風、教風得到較好的提升。順德陳村勒竹小學將本校與竹文化緊密聯系,借竹子的精神和高尚品德來引導師生的精神追求,培養良好的竹子品德,學習竹子的正直、廉潔、堅強、虛心的精神,以此來促進學校的綜合發展,從而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辦成一所精品學校。
順德陳村勒竹小學確立“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讓學校煥發生命的活力”為辦學理念,結合“竹文化”的校本建設,以“知竹常樂,自信成長”為學校精神。繼續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生命,促進學生生命的成長,讓學生能夠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與快樂,讓校園充滿童真、童趣。探索研究“竹文化”教育模式,創建書香校園。在落實開展“竹韻文化”過程中,品嘗到了“竹文化”積淀帶來的豐碩成果,也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全體師生都感受到了“竹文化”獨特的魅力、豐富的內涵,為學校深化課程改革,凸顯校本特色提供了原動力。
順德陳村勒竹小學全體師生相信,只有把“竹韻文化”的理念滲入學校辦學的各個層面,豐富和完善竹韻文化的育人理論,才能進一步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同時堅信,在上級教育部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順德陳村勒竹小學全體教職工的努力拼搏 ,勒竹小學一定會成為有特色的、有品味、有內涵,令社會滿意、令家長滿意的精品學校。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