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煒明
鳳山橋的“彩虹”消失剛剛一年,一座微縮版的“彩虹”日前又在鳳山橋邊亮相了。
這兩天開車經過鳳山橋,看到一個“小彩虹”模型靜雞雞的罩在新寧路一邊,舊事依稀,讓我啞然失笑,但是又有笑不出來的感覺。
我曾經兩次撰文,認為鳳山橋上的彩虹是一個失敗的地標。因為它耗資不菲卻經不起歲月的風雨,維修成本很大,所以無論它的設計者賦予了它多么深遠的內涵,都無法擺脫它不過是一個“拍腦袋工程”的事實。如果不是這樣,大良去年拆這個“彩虹”的時候態度就不會那樣堅決。所謂民意調查,包括現在做這個“微縮版”彩虹,都不過是為了給那些有“彩虹情結”的居民一個下來的臺階而已。
一個失敗的地標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依依不舍?我看是因為彩虹承載了順德曾經的輝煌,甚至是夢想。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順德先后建起來的德勝廣場、順峰山牌坊和鳳山橋彩虹,是順德經濟社會全面登巔的見證,也是順德騰飛的幾個符號。可惜因為后來的磕磕碰碰,順德的不少夢想被現實拋離。自從被別人從坐了四年的“神州第一縣”的交椅拉下來以后,順德再沒有過去那種“潮頭唱大風”的輝煌。盡管近年也因為推動改革名噪一時,但是大家知道這些和當年那種輝煌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也許就是這樣一種情結,讓不少順德人對彩虹多少有些依依不舍。
從這個角度看,我很理解順德有關部門做這個微縮版“彩虹”的用心良苦。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寄托大家的感情,總讓人有一種像文學作品那位Q先生口口聲聲“我祖上如何如何”的難受。實際上面對失落,我們更需要從內心審視一下過去。
我在2008年就改革開放30年成就采訪順德一位主要領導的時候,曾經提議順德對過往的改革做一次“甄別”——哪些做對了做好了?好好總結;哪些沒有做好,或者方向有些偏離的?好好反思。這位領導沒有接我的話。我知道在目前的行政文化下,要他這樣做可以說是勉為其難。但是我認為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在頭上罩著光環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和形成反思的習慣,讓反思成為一種力量。
從這個方向思考,我倒是覺得,我們在彩虹橋消失一周年的今天,與其推出一個微縮景觀,不如借這個城市文化的“標本”,探討一下造成這樣那樣的城市地標、包括城市規劃所以不能夠“長命百歲”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作者博客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