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煒明
高考放榜了,以下的時間就是選擇了。就在這樣一個骨子眼上,昨天微博上有人公布了一條信息,說是有人調查了1952年至2011年全國1400名高考狀元,這些人無一人成為職場狀元!更無一人成為所在職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大多已湮沒無聞,有的成了全職太太?!?br />
這條微博被加上“教育的悲哀,家長的噩夢:高考狀元全軍覆沒”標題,相信會讓很多高考業已取得優秀成績,特別已經成為某個地區“高考狀元”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引起警醒。
不過我覺得,不能夠因為高考狀元沒有成為行業的“領軍人物”就輕率否定高考狀元的本事。能夠在中國目前堪稱最公平同時最嚴格的高考競爭中戰勝數以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同類考生,勇拔頭籌脫穎而出,沒有過硬的本領,靠運氣或者僥幸都是完全不可能的。從媒體披露的每一個高考狀元的學習經歷、習慣乃至他們表情面相,我都相信每一位狀元都有他(她)非凡的過人之處。
但是為什么在后來的競爭特別是職業職場的競爭中,很多狀元的表現慢慢差強人意甚至流于平庸了呢?我覺得,這個原因恐怕主要是因為職業的競爭和考試的競爭屬于不同的領域的競爭。考試的競爭,賽的是系統的悟性、韌性、或者記憶的能力;而職場的競爭,經常是除了悟性韌性更重要的是態度和選擇。阿里巴巴集團主創人馬云在總結自己“最遺憾的錯誤”時候曾經說過,自己相信兩個信條:態度比能力重要,選擇同樣也比能力重要!馬云這個“信條”同樣被“新東方”的老板俞敏洪所印證:俞敏洪是連續兩年的高考落榜生,后來選擇參加縣里的外語專業補習班,因為作為“老落榜生”而被選為班長,當了這個這個班長,不但俞敏洪自己當年一舉成名考上了北京大學,連他負責參與管理的班級40人參加高考居然錄取了38人,須知那時候的高考錄取率只有4-5%。
有人總結了教育孩子的“比較重要”的方面,包括:旅游比上課重要;主見比順從重要;興趣比成績重要;善良比對錯重要;健康比運動重要;信仰比崇拜重要;成長比贏輸重要;思考比表達重要;快樂比面子重要;想象比知識重要;獨立比美麗重要;態度比能力重要。在很多考生面臨人生新選擇的時候,向大家推薦一下這十幾個“比較”,希望能夠對大家產生一些啟發作用。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