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kuan@126.com
2013年3月19日,習近平在對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四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夕接受采訪時,針對治理國家之道時指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會的日常運行,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執政黨的管理建設,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對我來講,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記人民的重托,牢記責任重于泰山。這樣一個大國,這么多的人民,這么復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對于“習李新政”,我們是寄予厚望的。讀習近平的這一段講話,我們更感受到他的事業心與責任感。
“治大國,若烹小鮮”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原文為:“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若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矣。”解為現代漢語,就是說,治理一個大國,就像烹飪小魚一樣;如果按照規律來治理天下,那些鬼就不靈驗了;并不是鬼不會顯示靈驗,而是它起的作用害不了人;不是它的靈驗不去傷害人,根本原因是圣人也不傷害人。鬼神和圣人都不傷害人,所以自然的德性都回復到人民身上了。
烹魚需要三個階段:第一,把魚洗凈加入調料放入鍋中;第二個,等待貼鍋的那一面烹熟;第三,翻過去烹另外一面直至烹熟。這里面的要點就是火候,如果翻來攪去,魚肉就會碎掉;如果不動,就會一面燒焦,另一面卻尚未烹熟。
在老子的那個時代,哪個國家只要有超過萬輛的戰車,就算是大國了。國家越大,治理難度也越大,因為人心變得更加復雜,對不同法令和政策的理解也會千差萬別。所以老子建議,大國的領導者們,當法令頒布以后就不要輕易搖擺,而要堅決貫徹,留有足夠的時間和階段讓大家熟悉和領會法令的真正涵義,最后才能執行到位,做到上行下達,實現法令頒布的目的和初衷。
貫徹和執行老子這條治國方略的,首推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公孫鞅針對當時秦國雖然頒布了大量的法令卻不執行最后使得百姓們不知所措的現狀,先從執行為突破口,重賞執行法令的人,然后廢除過時的法令,重新擬定條例并堅決貫徹。在其有生之年,實現了秦國的制度化管理,建立了秦國的執行文化和執行體系。
老子是無神論者。在這里,他提出鬼神的概念,應該是指人內心的鬼魅之術。在組織中,有擺在明面上的法令制度,也有擺不上臺面的潛規則;有做人做事都很“陽謀”的人,自然也有做人做事都很“陰謀”的人。雖然組織中總有忠臣、奸臣,好人、壞人,勤人、懶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只不過有些人把自己的利益和組織的利益捆綁起來一視同仁,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有些人卻把自己的利益凌駕于組織的利益之上,時不時要做出一些損害組織或別人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老子看來,如果領導者能夠以“道”(規律)來治理天下,也就是用一套良性的制度來治理天下,在這套制度的保障之下,壞人都會變成好人,懶人也會改造成勤奮的人。這并不表示壞人徹底變成了好人,而是制度讓他干不了壞事了,或者說干壞事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權衡利弊得失后自然會選擇如何適應制度來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內心的鬼魅之術,其實潛藏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只不過有些人能夠克制,有些人克制不了罷了。在良性的制度保障下,不再給這些鬼魅之術的人留下害人能夠增加自己利益的機會,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害人了。
能夠產生這些效果的根源在于,制定制度的領導者本來就沒想著害人,而是希望領導大家實現一個愿景,體現自己的價值。但由于在制度制定的策略上出現了漏洞和問題,才導致了有些人采取鉆制度空子的方式去獲取利益,同時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事緩則圓。當制度出臺前能夠審慎地調研,盡量地多考慮周全,執行的時候不急不緩,漏洞和問題自然會減少。
當領導者的治國方略實行后,既能夠對百姓有利,又能夠保障沒有人能夠以損害他人利益來獲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的初衷和目標能夠實現執行中的統一,人民自然會回復到淳樸的德行狀態。
■作者博客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