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lu
近期,杏壇馬東村“公益ATM”啟動,這個ATM機不是用來存取現金的,而是公益服務。通過愛心企業、個人、團體等自愿“存入”物資、村內有需要的村民“取出”物資這一形式,實現社會間的互動及互助。作為杏壇及順德的首個試點,馬東3000多村民將因此受惠。而更令馬東人看重的是,這將對馬東村的村民生態圈進行重構。
“公益ATM”的興起,是人文關懷的回歸。曾幾何時,“對面不相逢”的人居關系,帶給村民們一種不穩定、不安全、不溫馨的疏離感。奔忙在外,已是心力交瘁,回到所居的村子,有時還要背負某種心理壓力,怎不令人委屈憋悶?讓鄰里關系更加親密融洽,讓社區氛圍更加文明和諧,讓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大大提升,無疑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從存入物資,到設置“愛心田”,再到運營公益市集……以“為困難家庭圓夢”為宗旨的“公益ATM”,豈止是提供了一個互愛互助互動的平臺,它分明還使人們在大家庭中有了歸屬感。
“公益ATM”的興起,是文化福利的的回歸。實物平臺的三大支撐模式中,有一項是開發“增能工作坊”,工作坊主要為村內有需要的個人或家庭物色手工項目,鼓勵他們通過學習、利用自己的勞動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現時,一些婦女已經開始將手工帶回家加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增收。于是,工作坊就打上了學習乃至傳承非物質文化的色彩,如活動長盛不衰,就意味著村民們“鄰里相親,守望相助”的精神傳承也永不落幕。
“公益ATM”的興起,是村民權利的回歸。社區本需要承擔兩大基本功能,其一是管理,其二是服務。然而在以往的實踐中,管理功能有時被過度強化,不再適合承擔體現村民權利訴求的功能了。“公益ATM”的出現,正是對村民權利回歸的呼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了,鄰里糾紛自然就減少了。
“公益ATM”的興起,是社會公平的回歸。發起“公益ATM”的初衷,也許只是想通過這一特色平臺,改善村民之間的親善狀態。可是,隨著思路的拓寬,“公益ATM”還著重關注社區中的弱勢群體,通過上門探訪了解他們的需求,協助他們進行需求預約,主動將服務送到家門。當“困境中的需要”源源進入街坊們的視野,無疑就為推動社會公平,找到了新的出發點。
“公益ATM”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社區工作要站在民生的角度來思考、研究、行動,以最大化地對接民心、民意。只有圍繞“民生”發生的重大變化,才能使民眾倍感溫暖。“公益ATM”不但為民生書寫了厚重的一筆,也再次證明了“民生”理念,不是空洞的說教和蒼白無力的口號,而是具體的、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
當然,“公益ATM”雖蘊含了諸多積極的民生訴求,但鑒于在順德曾開展過的類似項目比如倫教“時間銀行”曾遭遇過的挫折,“公益ATM”要成為“常青樹”,還需繼續在“情”、“新”、“教”三字上做文章,認真品讀民生的細節、重量、深刻內涵與寬廣外延,積極找準自身“角色”定位。對于“公益ATM”任何有益的嘗試,我們都拭目以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