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小砂槌表演敲擊樂的老人笑得很開心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王文莉) 當92歲的冼永就和夫人帶領著一行人慢慢走進順德大良鳳城敬老院時,站在門口迎接的工作人員頓時沸騰了,掌聲、鮮花不斷被送上。“迎接他們,是院里一年一度的驚喜,也是一年一度的牽掛。”鳳城敬老院院長周美雪如是說。
“他們”是誰?原來是旅港順德綿遠堂的鄉親們,4月8日,31位鄉親代表綿遠堂回鄉行善,探望鳳城敬老院的老人們。他們帶來了近3萬元的愛心物資、深沉的牽掛和祝愿。綿遠堂是一個由旅港僑胞們創立的慈善機構,旨在推進提倡香港及他處人士的福利、慈善、救濟、教育、賑災、敬老等事業。
當日,鳳城敬老院娛樂室里,七八十位長者代表身穿紅色院服端坐著,手里都拿著一個“寶貝”,有三腳架、砂槌、小鼓、快板等。《歌唱祖國》的歌聲一響起,大家紛紛拿起手中的“寶貝”,或打,或敲,或拍,完成一首輕快昂揚的敲擊樂。還有老人自創說唱節目,表演給遠道而來的客人。“我82歲了,來這里之前在單位的工會唱歌,每年這個時候都領唱。”說著,有些感觸的長者李奶奶眼眶紅了。
冼永就會長(左數第二個)和老人們合照
據大良街道僑聯主席楊旭花介紹,鳳城敬老院在1985年成立之時,綿遠堂就出資資助,還建了一棟專門以“綿遠堂”命名的大樓。從那時開始到現在32年,綿遠堂每年都會派代表回來看望這里的長者。僑聯工作人員手上拿著一本紅色賬簿,上面記載著綿遠堂每一年帶來的愛心物資數額。“這些鄉親們平均年齡75歲,冼永就會長已經92歲了。32年,從年輕到滿頭白發,他們一直堅持走在行善的路上。”楊旭花表達了自己對這些老人的尊敬之情。
“從小到大,我的祖父和父親就經常和我講順德的故事,順德是我祖祖輩輩的故鄉。雖然在香港長大,但我深受上一輩人的感染,早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故鄉了。”綿遠堂董事沈志揚認為,一個人不論走得多遠,都不會忘記尋“根”,這個“根”,是一個游子的魂,是游子永遠的依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