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44168
806平方公里的順德如何能成為“世界美食之都”,一部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擔綱,歷時1年多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將在今年“五一”假期通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全國觀眾見面,而該片也是《舌尖上的中國》首個地方版本。
在04月19日《尋味順德》紀錄片首映式上,該片主創人員介紹本片將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4月30日至5月2日每晚8:00黃金時段)播出,該部系列劇共分3集,每集50分鐘,以美食為切入點,整體關照順德鮮明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質、流變及其影響,該片匯聚了30多個順德人的美味人生和近百道順德菜的精彩故事,反映了順德城市的傳統與現代氣質及順德人特有的精神基因。(摘自4月19日《南方日報》)
04月19日,筆者來到順德大良華桂園,參加一場歷時一年多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首映式,該紀錄片由央視記錄頻道和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聯合攝制,《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班擔綱,共分為三集,分別以鄉土之源、匠心獨運和美味相傳為主題。看了叫《尋味順德》的紀錄片,筆者看完了三集,其中一集叫做《美味相傳》,看完以后,令筆者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筆者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筆者對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興趣,但筆者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于筆者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筆者難以忘懷。
在04月19日《尋味順德》紀錄片首映式上,該片以美食為切入點,整體關照順德鮮明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質、流變及其影響,該片匯聚了30多個順德人的美味人生和近百道順德菜的精彩故事,反映了順德城市的傳統與現代氣質及順德人特有的精神基因。這就是順德人工匠精神的體現,包括順德制造業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興起,也與順德人的這種心態有關。
而最近央視熱映的紀錄片《尋味順德》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筆者也趕著熱鬧把它看完了。之前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實筆者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給這個浮躁的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的感受,他告訴觀眾原來這才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真正的樸素的好電視,這才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刺激和心頭上的鄉愁,筆者的感受想必和大家也是一樣的:當看到那熟悉的家鄉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和筆者感受同樣的發現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區的美味時,心中對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的精彩。這是應該的,一部以食物為基礎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所以筆者不在這上面多說了,倒是說一些聯想之外的想法。
三集看下來,其實感觸最深的并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說的題目,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風味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制作者們不僅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復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愿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的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愿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梁。
其實每看完一集后,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后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嘗海參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帶筆者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么是生活,誤把電視,干凈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還誤把這種俘虜還當作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筆者沒有一個和自然接觸的童年,注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深的泥土意味著什么。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筆者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占有的欲望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獲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
有時候想一想,當你拿起菜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后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心情。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為可恥,更為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于汪曾祺面對別人說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為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尋味順德》記錄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嘗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肴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么。希望《尋味順德》這紀錄片能出第二部,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時能品嘗到《尋味順德》一紀錄片中提到的美食。《尋味順德》一紀錄片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讓更多外地人直觀了解順德美食魅力吧!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系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于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于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作者是順德城市網網友)
(聲明:以上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順德城市網立場,本文章有刪節。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順德城市網順德博客:首部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觀后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