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對于“過去”,我們并不陌生,但對于能將“過去”凝固封存的檔案館,很多人的印象是神秘。一排排的檔案柜中,封存著過去的信息。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117.jpg
1000
666
市民查詢檔案的時候,只需要填寫了申請資料就能在窗口處查詢,但你知道在你拿到檔案資料之前,檔案館怎樣將我們的資料信息收集成檔案一直保存下來嗎?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134.jpg
1000
666
3、檔案大致可以分為綜合類、城建類和房產類。這三類檔案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房地產類的檔案占了市民查檔總數的九成以上。“每天辦查檔的市民有二三百人。”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市民會在商品房交易前,以個人身份查詢該房產的簡單情況。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137.jpg
1000
666
這一堆壘得高高的資料是房地產交易中心移送過來的資料,這些資料反映產權人、房屋自然狀況及使用土地狀況,將經過一系列的流程整理成冊放入檔案庫中。“平均每天移交過來的有400多份資料。”檔案館工作人員說道,資料移送過來首先會進行基本資料的核查。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139.jpg
1000
666
核查后的檔案資料初始階段比較分散,需要整理A4大小的資料,方便裝訂成冊。“我們會對這些材料進行裁剪、編碼等工序,將資料整理成A4大小的資料,方便裝訂成冊。”檔案館工作人員拿著契稅發票張貼在A4紙上。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320.jpg
1000
666
整理好的檔案按照材料按照一定的序號,在電腦中錄入打印出清單目錄。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324.jpg
1000
666
經過梳理的檔案被傳到掃描者手中,幾秒鐘后相連的電腦中就顯示出該頁。從紙質版材料到影像材料,這就是電子化的過程。據了解,目前40%的檔案材料已經進行了電子化。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328.jpg
1000
666
電子化后的原材料,進行裝訂。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338.jpg
1000
666
入庫之前再次進行文件順序的檢查。“手指上需要帶著橡膠手套,這樣增加摩擦力, 同時翻閱大量的資料不會磨破皮。”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421.jpg
1000
666
整理完工之后,檔案便放入庫房中,放入庫房中的檔案基本上就處于沉睡狀態。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428.jpg
1000
666
市民需要查閱的話就要利用電子圖像。近幾年的檔案基本上實現了電子化,在對外的服務窗口電腦中,就可以進行查詢,找到之前掃描的電子版,不用調檔,效率也大大提高。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436.jpg
1000
666
對于年代比價久遠的檔案材料,由于還未進行電子化就需要進行調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向庫房提出調檔申請,由檔案人員進行抽取。”
http://www.006323.com/uploads/allimg/160608/278-16060R32T0.jpg
1000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