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爱爱爱爱,夜色影音先锋资源网,丁香五月亚洲图区,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順德城市網

給他們點贊!“公路人”168℃的堅守(/ )2016-10-09 00:47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王文莉) 封路—粗掃—測量—刨路—精掃—吹風—灑油—鋪瀝青—壓實路面—撤封!這是105國道大良路段仙泉酒店路口至容奇大橋施工路面上每晚都要重復的工序。他們國慶節假期搶修,他們為不擾交通夜間施工,連續21天168℃高溫瀝青旁的“作戰”只為105國道中修項目盡快完工。

  10月2日,順德城市網記者深入體驗這些“公路人”的修路生活,有苦有辣有酸有甜。在此之前,記者對他們的生活也是一知半解,走近他們的工作、生活,看到國慶假期里一抹最美的夜間身影。

準備
第一個到達施工現場,今天要想好明天怎么修


  黃新球和往常一樣,未到9點,就第一個早早來到施工現場。“今天預計要完成3個車道,每個車道800米”黃新球說道。

  黃新球是順德區公路局大道班工程部(瀝青隊)隊長,這次負責105國道大良路段仙泉酒店路口至容奇大橋的中修項目。該項目的預定工期是9月22日—10月12日。項目開始前,項目組就提前預估了平均每天要完成的工程量。“105國道車流量特別大,經常9點封路施工后還會因為擁堵而通車延遲施工,所以對施工進度提出了很大挑戰,必須‘搶修’,后半夜要卯足勁干才行。”黃新球提到,施工隊一般每晚9點左右開始封路,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點左右收工。

  “車少一點了,我們開始吧!”一聲簡單的口令,幾位工人麻利地從施工車上拿下安全桶、電子警示器、指示牌……并用隔離帶把安全桶連起來圍成一個警戒區。當晚從前往容奇大橋的紅綠燈路口開始圍蔽,近千米的警戒區20分鐘左右就搞掂了。當然,交通組還需要不時地巡查檢查,看有沒有人走出警戒線,有沒有車撞翻安全桶,保證警戒區域正常運行。

  接下來就開始做路面瀝青鋪設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了,掃路車先給路面來幾場簡單的“洗刷刷”,將路面基本清潔干凈。隨后,測量組幾個年輕的小伙子,根據路面現有損壞程度,通過精確測量,確定哪些路面需要用銑刨車刨開?刨多少?長度寬度厚度都要很精確。測量完成就開始刨路了,機器尖銳的吱吱聲幾百米外都能聽到,刨出來的廢土廢瀝青渣,需要鏟車和鏟工們快速清理掉。

  工程涉及到這么多的工序,管理自然成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每次前一天都要想好明天的事,施工哪一段?從哪開始施工?今天必須完成多少?……這些問題,都要提前想清楚,才不會耽誤第二天的進度。”黃新球所在的瀝青隊現總共有40多人,平常工程少的時候,隊員們大多在鎮街養護所工作,每天巡查路面做好小修小補工作。一旦有工程項目,就會從養護所被抽調上來參與工程施工。

夜宵
“每晚上這時候最開心,吃喝休息聊聊天”


  11點半到了,大道班的食堂給工人們送來了“夜宵”,當天是肉絲炒面加豬雜粥的“套餐”,記者也現場體驗了一把工人們說的“工地飯”。據工友們介紹,夜宵一般是粉、面、包子之類,每次都會有湯,還會送開水過來。“今天算是比較好的‘伙食’了,有肉炒面。”有工人開玩笑地說。工友們白天中午一般休息不吃飯,晚上開工前會吃得飽一點,一晚上的高強度工作會消耗不少體能,讓人又困又餓。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工友都隨身帶著一個“大水壺”,大多都有1500——2000毫升的容量,里面還會放一些茶葉或者菊花來提神。大概是在工地上呆久了,大水杯看起來也是黃黃的顏色。“送夜宵的時候可以續一次水,這種天氣基本夠喝,但天氣熱一點就麻煩了,一瓶水2小時不到就喝完了,只能多帶幾瓶或者忍著到中場夜宵休息時間。”工友劉姐這樣說道。

  難得的夜宵,大家都抓緊時間休息一下,或坐在鐵鍬木柄上,或直接坐在地上,或靠在國道旁的護欄上……小憩一會,因為下半夜的工作基本是不能停的。當然,也有不少人愛在這個時候聊聊天,紓解一下情緒。“白天睡好了,現在不困!”兩個來自四川的鏟工“劉姐”坐在一起聊天嘮嗑,講講工作上的事,或者家人朋友。

施工
圍攏瀝青車,爭分奪秒多完成一米是一米


  時間過得很快,撒油車修好了,也意味著要開啟全面緊張的施工了。撒油車在精掃吹風后非常平整干凈的路面上進行撒油。路燈下看起來是黑色的乳化油一旦灑下,就很粘人了。工地上的工人們的鞋都是“黑乎乎”的,鞋底甚至鞋面上都沾到乳化油或瀝青。工友們一般家里都會備著幾雙鞋,專門在工地施工時候穿,有人還會帶兩雙鞋到施工地上,早上收工了就換一雙干凈一點的鞋。

  瀝青一鋪下,后面的鏟工、保障組成員要馬上跟上,鏟工們用鐵鍬把凸起來的瀝青打平,用其他工具將路面邊邊角角的隙縫填滿,并馬上剔除濺出路面來的瀝青。緊接著,大大小小的壓路機“輪番上陣”,小型壓路機把邊邊角角的隙縫壓平壓實,大型壓路機在此基礎上再來幾輪“碾壓”。輪胎上一般會灑水,水與高溫的瀝青碰撞,車輪碾過的地方,冒出一陣陣白煙。

  據工作人介紹,當時瀝青的溫度達到168℃,空氣溫度隨之升高,但即便是這種高溫,所有的工人們都必須各就各位,一絲不茍地完成所有動作。“整個動作要快,要一氣呵成,這需要團隊一定的默契,當然也只有在這這樣越來越熟練的情況下,鋪設瀝青的效果才會更好。”瀝青鋪設完到可以通車,需要等至少2小時。

  每晚近千米的圍蔽區,黃新球不得不走來走去,其他工友也是一樣,需要不斷地走動。記者在現場3、4個小時就感覺到腿很疲累,也很困,更何況這些工人卻是連續21天都要保持這種工作狀態。

休息
白天睡覺不得勁午飯省略,看朋友圈代替假期游


   5點了,差不多可以收工了,不過也不是每天都是5點,得看施工的進度,有時候可能晚點。交通組的工人們還要留幾個小時,要等到瀝青可以行駛后解封通車。不少司機、開車師傅都提到說,這段時間每天早上過來都能看到一段新的瀝青路,但卻并沒有因為修路帶來太多的擁堵,覺得很便利。

   而因此要做的,就是晚上的覺要白天來補。“我一般回去洗漱完就直接睡覺了,到下午5、6點才會起床,中間沒什么重要事情是不會起來吃午飯的。”和黃新球一樣的模式的工友還有很多。也有人不習慣白天睡覺,經常睡不著。

   國慶節,很多父母都帶著孩子出門旅游,這對黃新球來說肯定是不行的。他把手機上的視頻和照片拿出來給記者看看,原來,這些都是他的愛人和孩子這幾天參加徒步活動發在朋友圈的狀態。“有時間的時候,我也會和他們一起去參加徒步活動,不過今年的國慶節是沒這個機會了。”黃新球這樣說道。

■記者心得

   國慶節施工,雖然對工地來說是家常便飯。夜間施工,工人們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平凡崗位上的平凡生活,也許并沒有太多波瀾。但他們的身后,也是一個個家庭,他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為這個城市帶去更多的便利與溫暖,值得我們每個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