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甘昆德) 在落實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的過程中,順德“內外”兼修,以統籌城鄉發展增強“內功”,以對接廣佛鍛煉“外功”,隨著功力日漸深厚,順德正逐漸釋放出奪人的光彩。
順德的統籌城鄉發展是多方面入手的,首先是提高了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完成了《順德區農村供水設施改造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根據規劃進行了農村供水設施改造。其次,推進農村內河涌的“生態涌”試點工程,恢復往日水鄉魅力。
與此同時,順德緊鄰廣州,還勇當起了“廣佛同城化”的尖兵,其中成效最大的要數廣佛間路網鋪設,這也是落實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部署,更是推動廣佛同城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以水為媒”統籌城鄉,升級供水治理河涌
在統籌城鄉發展上,順德根據“水鄉”實際,不斷完善農村供水設施、治理農村河涌。此前,順德重點推進了三大重點工程,分別是:右灘水廠擴建、杏壇供水調度中心建設和杏壇浦項供水主管項目工程。與此同時,順德大力推進村(居)二級供水和城鎮二次供水改造接管工作,實行全區10個鎮街聯網供水。
水網密布的順德,村居河涌的治理自然也成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其中,順德開展了農村生態涌整治的試點,探索分散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辦法,在樂從、龍江等鎮街取得顯著成效。在去年,全區已經完成1142公里內河涌疏浚整治,順德水鄉風光逐漸綻放出迷人的魅力。
廣佛同城露崢嶸體現“資源共享,錯位發展”
在今年年初的廣佛肇經濟圈第四次市長聯席會議暨廣佛同城化第六次市長聯席會議上,肇慶市市長郭鋒指出,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助推區域一體化發展,五年來多次召開聯席會議,開展163項合作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對比2009年和2013年,廣佛肇經濟圈生產總值從14820億躍升到 24090億,占全省38%,超過上海和北京。
廣州市社科院科研處處長彭澎認為“廣佛同城化”是這些年來“廣佛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成果。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廣佛同城化”,現階段是“雙城模式”的同城化,因此,最主要是體現“資源共享,錯位發展”,也就是城市基礎設施不必重復建設,產業發展上各有側重,并適當形成產業鏈,優勢互補。如廣州發展汽車整車、佛山發展汽配等。 廣州中心城市功能更完善,佛山處于從屬地位,使用廣州的空港、海港、陸港,因此,佛山沒有必要重復建設,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順德“搭橋修路”融入廣州“10分鐘經濟圈”
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中著重提出了推進廣佛同城化,而交通接駁是城市間一體化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順德“搭橋修路”,上馬項目眾多,當起了“廣佛同城化”的尖兵。早在2011年,廣珠城際軌道這條“快速走廊”的開通,已經使順德境內的站點乘客可迅速到達廣州南站,被人稱作是順德進入了廣州“10分鐘經濟圈”。
而現今正在推進的廣佛環線、廣州地鐵7號線延伸線等工程,也必然使順德對接珠三角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網絡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實現順德東西向交通紐帶順番公路與廣州南沙黃欖快速干線暢通接駁,則直接加強了順德區與廣州南沙區之間的聯系。
在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緊鑼密鼓開建的同時,“搭橋梁”也成了順德主動為廣佛同城化建設的重要一筆。現今,五沙大橋擴建工程已完工,解決了原五沙大橋的交通“瓶頸”問題。“在推進廣佛同城化工作的過程中,我區著力推進廣佛兩地的交通建設,從項目審批、組織管理和協調配合等各個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建設和管理工作,力求實現廣佛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無縫對接。”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這些基礎路網的建設,在順德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喜忠看來,這讓順德在全國十強縣、佛山五區、廣佛同城、珠三角一體化中,再一次站在了前列位置,把順德區的核心競爭力再次樹立了起來。
鎮街“急先鋒”躍升廣佛同城化的“橋頭堡”
在十個鎮街中,陳村與廣州南站直線距離僅3公里,“一步之遙”也讓陳村成為廣佛同城化的直接受益鎮街,一躍成為了廣佛同城的“橋頭堡”、廣佛城央“后花園”。
顯然是隨著廣佛同城化的發展,直接引爆了陳村的房地產等行業,吸引了眾多品牌開發商,包括萬科、綠地、星星地產等房企紛紛搶灘,不僅如此,連臺灣太平洋百貨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也搶灘布局陳村,一時間陳村聚集了眾多品牌,居民足不出城即可享受現代城市生活。
尤其是今年海華大橋通過環評,陳村更是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購房者的目光。這座起點位于順德佛陳路東延線,跨過陳村水道,終點接入廣州南站雙涌路的大橋,線路全長2.818公里,是對接廣州重要一環,有望使陳村與廣州南站縮短至10分鐘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