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書店的書架上擺滿了市民的童年回憶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鐘賽花) 租書店是很多“70、80”后的童年記憶,五毛、一塊就能讓我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書。然而,那些曾經承載著幾代人童年記憶的租書店如今正漸行漸遠,甚至消失。
經營現狀
傳統租書店風光不再,有人停業有人轉行
不起眼的街角,裝飾陳舊的老店。昨日(7月16日),記者在大良解元直街偶遇一間租書店。
店內一大排書架上擺著各種小說、漫畫以及文學書籍。武俠小說的內頁已經泛黃,在書的邊上也粘了不少的透明膠。有些書本的封面也已經脫落了。“這些書已經放了很久了,現在已經沒人租書了。”看著記者在店里翻書,書店的女老板喃喃地向記者說了一句。
言語之中,不難感受到女老板的失落感。“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習慣網上看書,誰還會來租書?”女老板說,店內的書已經被“冷落”了很久。十多年前租書人“爆棚”的景況早就不復存在。
“這間租書店開了十幾年,剛開始生意還不錯,店里的人氣也很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租書人越來越少,店里的人也減少了。”女老板指著店里的一些玩具說,如今單靠租書已經很難維持生計,只能增加一些小玩具、報紙、雜志來幫補。
女老板說,這幾年的生意都不好,她正在考慮還要不要再經營租書店。事實上,在大良,漸行漸遠的租書店越來越多。有些人選擇停止租書業務,有些人則選擇轉做其他生意。在網絡發達的時代,租書業舉步維艱,它們的未來又是怎樣的呢?
記者走訪
“00后”不懂租書為何物,經不起網絡沖擊
購書中心內人流絡繹不絕,暑假剛開始,不少孩子和家長都選擇來書店看書學習。“租書店?什么來的?沒聽過。”黎昊彥小朋友手里拿著剛買到的新書開心地從書店出來,對于“租書店”這個名詞,12歲的他表示從未接觸。
“我平時多數是去書店買書,或者上網看書。”對于去租書店,昊彥表示陌生。10歲的李文濤則說,他所知道的租書店都是在電視上“聽來”的。“00后”的孩子們對租書的不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如今租書業的艱難。
而在成年人的世界,對租書的概念卻不一樣。
“我以前經常到租書店里租金庸、瓊瑤的小說看。”80后的王先生表示自己曾經是個“租書迷”,以前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想看書但又不想浪費錢買,租書無疑是最好的辦法。既省錢,又能看到自己喜歡的書。
“以前租書很便宜,2、3塊錢租一套書可以看一個多星期。在我看來,租書的感覺,是現在用電腦上網看書所體會不到的。”對于租書業的漸行漸遠,王先生也表示可惜。但他也坦言,時代的進步,租書店被淘汰是必然的。“除非租書店能夠推陳出新,適應現在年輕人看書的需要。”
市民建言
不再單調的推陳出新,租書店也能做出特色
舉步維艱的租書業真的要退出歷史舞臺嗎?市民王小姐認為未必。
王小姐表示,在中山有一些書屋,不是單調地等著客人來出租書籍,而是在租書的經營上創新。比如,獨特的裝修風格,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不僅提供租書服務,還能讓顧客在店內靜靜地閱讀。除此之外還配置適當的飲料和小點心。如此書屋,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上都讓人滿意。
對此,王小姐提出:雖然傳統租書業可能面臨消失,但如何在這個傳統上做到創新,這是店主們所需要去考慮的。“店主首先要考慮的是店內資源的更新。有些租書店面積較小,書籍有限,再加上只提供租賃服務,書籍遲遲不更新,無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如果覺得購書更新的成本太大,也可考慮做成加盟店或者是連鎖店的模式。”王小姐表示,店與店之間的書籍如果能相互流通,不僅能解決資源過舊的問題,還能把租書行業擴大化,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