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社區里舉辦大大小小的文體活動,真正讓大眾參與進來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湛承姝) 近年來北滘開展的舊城改造、美化家園、古物活化等建設項目讓城市建設日益完善。與此同時,鎮內文化活動也前所未有地活躍。
每天早上、晚上,只要你漫步公園、小區,就能見到一群群鍛煉身體的群眾;每逢節假日,只要你有興趣,就能參加社區的各項文體活動。北滘各村居利用各自的優勢開展特色文體活動,真正讓村民們參與進來,享受城市文明和文化建設的成果。
百年龍頭巡游,社區珍藏歷史
每年端午前后,一對載著40多號人的龍舟巡游在北滘鎮內的主要河涌里,鑼鼓齊鳴,吶喊震天,氣氛頗為熱鬧。這對龍舟上有著一對制作于乾隆年間的龍頭,這是北滘居委會珍藏的當地唯一一對珍貴的龍頭。由于龍須一黑一白,被稱為“黑須公”、“白須公”。龍眼、龍嘴、龍頸和龍耳均能活動,制作精良的龍頭在操作者手中靈動如真。
數百年的龍頭能珍藏至今,與北滘社區一貫堅持的文物保護意識有極大的關系。轄區內至今仍留存著的數間祠堂,定期對祠堂進行安全檢查及維護,同時結合祠堂的空間場地資源,在祠堂內設立了老人活動中心。如今辛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公園都注入了豐富的新時代文化內涵和活力,在保存歷史古物的同時,成為了現代居民休閑的好去處。據統計,北滘社區活動中心、老人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室、文化廣場等免費開放的室場約7000平方米。
“從2001年開始,北滘鎮每年撥款12萬元用于文物普查,這為鎮內古建活化起到很大作用。”北滘文化中心站長鄭志年介紹到。而林頭社區作為鎮內擁有遺存文物排名前列的社區,在古物保護上亦十分重視。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老社區,因村居的歷史風貌保存較為完整而曾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學校一地多用,公眾活動豐富
學校有著現成的優質硬件設施,在群眾文化需求較大的社區,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開展活動無疑是個很好的方式。
北滘社區地處北滘鎮中心城區,是個常住人口約2.5萬人,流動人口約2.6萬人的龐大社區。在鎮內,北滘居委會較早地與學校聯合開班公益培訓班,利用學校的硬件設置對外開展各類文體培訓課程、比賽、活動。據統計,每年在培訓班內接受培訓的有3000多人次。
而林頭社區的林頭小學已是社區里街知巷聞的休閑活動場所。1999年建成的新林頭小學禮堂,除了用于小學教學,還舉辦社區內的大型群眾性文體活動。每天晚上到林頭小學散步、跳舞、健身的群眾不下百人。鎮內書法繼承基地也設立于林頭小學,此外林頭社區還成立了林頭詩書畫協會、太極協會、醒獅隊、健身操隊、教師退休之家、曲藝社等社區文化團體,各種活動為都免費對群眾開放,讓廣大群眾真正在家門口盡享豐富文化資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