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3.5小時,93只龍艇同一河道競爭。昨日(10月17日),第五屆傳統水上文化“五人”龍艇全國公開賽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由東道主大良云路居委會2號艇捧走了冠軍獎金13.8萬元。沒錯,這場由居村一級舉辦的最高規格、最高水平的比賽當日大約有15萬人次觀看了比賽。
時隔一年,冠軍獎金漲了十萬元
昨日上午,天氣晴朗,吹著微風。盡管12點才開始放龍,但從早上9點開始,大良桂畔海云路段兩岸就出現人氣聚攏。
據了解,大良云路社區“五人”龍艇全國公開賽從9月開始啟動接受報名,共吸引了來自順德各鎮街、江門、中山、番禺、南海等地93條龍艇參加比賽,而冠軍獲得者將有13.8萬元的獎金,比去年的比賽第一名足足增加了10萬元,并有金豬1只,美酒2箱。
大良街道黨委委員、社會工作局局長盧本忠在接受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比賽聚集了全國93只龍艇,除了上一屆熟悉的面孔,還看到一些第一次參加比賽的龍艇,更有一批年輕選手,體現了比賽的開放性。
市民觀戰,把午餐帶到現場
中午12點,本應是在家舒服地享受午餐的時刻,記者在桂畔海云路段兩岸看到很多席地而坐的居民,享受自己的露天午餐。
今年60多歲的老蘇來自杏壇甘竹灘,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和另外兩個老友在海琴灣附近的濕地公園一棵樹下吃著午餐。三罐啤酒、一袋叉燒、一袋面包,雖然簡單,三個人卻吃得十分開心。“早上十點就坐公交車過來了,周邊地區很多有名的龍艇都參賽,值得一看。”老蘇說,他們三個住在同一個地方,經常結伴出去看龍舟比賽,前不久還一起騎摩托車到中山南頭看比賽,“小時候都一起扒艇,對這項運動有感情,沒辦法。”
除了當地的居民,其實還有來自周邊地區的龍舟愛好者。來自中山小欖的賴先生,當日開了一輛面包車過來,剛好7個人,坐滿了。“我買的面包車就是為了和朋友到處去看龍舟比賽的,呵呵,這次還‘甩’了兩個朋友帶不過來。”賴先生說,這次比賽小欖有十多只艇參賽,也可以說是過來為他們的隊伍打氣。
選手比賽,沒有秘訣苦練就行
昨日中午12點,93只龍艇在大良五沙試驗場堤段準時放龍,參賽龍艇齊集江面,比賽一聲令下,93只龍艇猶如離弦的箭,開始了長達3.5個小時的河面“馬拉松”。
本次比賽在五沙試驗場堤段放龍,經板沙尾海直入大良水利會水閘,到蘇崗舊水閘至云路桂畔海指定河段,來回繞標競速,比賽全程約3.5小時,繞圈多者為勝。
昨日的冠軍隊是云路居委會2號艇,隊員有一對黃姓的孿生兄弟。兄弟倆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自小就扒艇,從前幾年起才訓練開始參加比賽,兄弟倆一直都是在一只艇上訓練,也許是孿生兄弟,因此訓練的時候也更有默契,“奪冠沒有秘訣,就是要苦練,你看我的雙手都起繭了,每次參加比賽必定會脫幾層皮。”孿生弟弟如是說。
居村主辦,豐富文化生活助建和諧社區
去年10月,云路居委會就曾投入110多萬元舉辦第四屆龍艇公開賽,今年的比賽,居委會再下“重本”,投入超過150萬元全力組織舉辦本次賽事。
對此,盧本忠表示,這是社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龍艇比賽,也是居村一級舉辦的最高規格、最高水平的比賽。“今屆比賽增加將近30只龍艇,而且不少是來自各地的‘冠軍艇’,說明外界已經逐漸認可云路龍艇賽這個品牌。”
盧本忠說,近年來大良各村居利用節假日,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例如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豐富了基層的業余生活。“我們也鼓勵村居多開展類似的活動,使全街道都呈現一種追求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鐘柳梅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