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他們被詩意地稱為誤落入人間的“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患有自閉癥,亦稱孤獨癥。這些孩子目光澄亮,卻不愿意跟別人對視;聽力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語言發育正常,卻幾乎不愿跟人說上一句話。
順德區殘聯理事長林潤江介紹,順德有將近200名“星星的孩子”登記在冊,且數量一直在攀升,但記者了解到,目前順德尚無專業、專門的機構接納這些孩子們。
現象:暫無專門機構接納自閉癥兒童
順德威權康復服務中心專門為殘疾學齡前兒童提供的康復服務中,自閉癥是其中之一。中心副主任麥結梅告訴記者,從2008年至今,共有171位自閉癥兒童接受治療,但走出中心入讀普通學校的孩子只有10名。
麥結梅向記者介紹,去年,一個自閉癥兒童進入順德一家普通幼兒園,然而因自控能力差、情緒波動大,幼兒園無法接納而回到威權服務中心。“普通學校不同于康復中心一對一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一個老師帶著幾十個學生,很多時候老師難以顧及。”
自閉癥在醫學上被定性為精神上的殘疾,屬于殘疾問題的一類,因此不少家長會想到送孩子到啟智學校。順德啟智學校的副校長王濤說,幾乎每個學期他都會接到十幾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咨詢電話。王濤解釋,啟智學校主要是針對中重度智障人士、聾啞學生進行教育,在自閉癥教育方面暫時沒有相關的可行方案,“畢竟自閉癥教育與聾啞及智障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
擔憂:治療自閉癥,效果難以保證
威權服務中心主任朱月霞一直在思考“星星的孩子”們的受教育問題。她介紹,當前順德自閉癥兒童的教育以三種方式為主:14歲以下的自閉癥兒童在威權服務中心接受治療的同時,也接受一些簡單的教育;14歲以上的孩子,則可能到容桂仁愛園接受一些技能培訓,比如學習一些手藝,同時接受自理能力的培訓;還有一部分選擇融入社會,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而小部分患有多重殘疾的兒童就有可能入讀順德啟智學校。
“自閉癥兒童更注重一對一的教育,但啟智學校跟普通學校一樣,是一對30甚至更多學生的教育方式,如果把自閉癥的兒童就這樣簡單的安放在啟智班里,效果未必理想。”讓王濤更加擔憂的是,一旦學校接納了自閉癥兒童,卻沒有配備專業的老師,在教育效果上可能會弄巧成拙。
“啟智學校的老師已經是比較‘專’的了,但大部分是針聾啞以及智障學生,并不具備自閉癥的引導知識,很可能會忽略少數的自閉癥兒童。”出于這類考慮,大多數時候,啟智學校在接到自閉癥兒童的入求申請時都會盡量選擇轉去一些專業針對自閉癥的機構。
□梁雯雯 通訊員 林蔚(編輯:謝全)
——相關新聞——
一聲“姐姐好” 雙淚落兒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